第6部分(第1/4 頁)
欠仙爍械鈉�丁�
“第二天早上,她起來發現我不在身邊,以為我不再理她。結果我買了早餐回去,一進門,她詫異得一動不動,我把她狠狠抱住,然後做愛。以後的日子裡,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見面。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也不曉得是迷戀上她的身體還是什麼,漸漸地就離不開了。後來乾脆租長期的公寓同居”。“這樣平靜的生活更讓我感覺情緒穩定,可以努力讀書和思考前途,不會再因為寂寞而泡吧、看###和找刺激。這邊的朋友也很羨慕我們的關係,雖然吵架總會有。”
逝去的青春:失去了永不再來。
近年來,到國外留學的學生大體有三種,一種是想撈一個洋文憑,為將來就業奠定一定的基礎,這些學生多半會勤奮苦讀;第二種是成績優異,有一定抱負,考到國外的名校讀研深造,將來希望能幹一番事業;還有一類孩子則是高中成績不好,眼看考不上大學,望子成龍的父母又不甘心,就把他們送出來“鍍金”。安然就屬於最後這種。
安然才出來讀大學時循規蹈矩,但實在讀不下去,倍感寂寞,便很想有人疼她。可是父母不理解,所以她拍過很多次拖,後來便和一些男人泡上了。
因為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有了一個男人,就會有第二個男人。每個人都說自己有多愛她,其實作為一個男人,老實說,面對一個單純的中國女孩,他們99%只是想玩玩。他們有錢、有酒精大麻、有甜言蜜語就夠了。安然第一次看到男友和她的一個女友睡在一張床上時,衝上去就要打架,不知道自己有多傻。後來她就經常被人包、打過胎、割過脈,受過很多傷害……現在她總是表現得很冷漠。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故事中的尋找與淪落(2)
安然不是沒有想過將來,兩年的“職業”生涯把她磨鍊得非常精幹。如果能夠堅持的話,她還是希望完成學業,然後申請移民。實在不行也可以透過嫁人留下。她無法回國面對父母,也不知道連個文憑都沒有的自己在國內可以做什麼工作。
像安然這樣的女孩,在國外並不是個別,許多女孩認為,既然放棄了感情,既然身體已經無數次地交出去了,也就不必計較太多,能用身體賺錢就多賺點。她們以為日後有了足夠的錢就可以做生意,可以嫁人或離開這裡,到時候再沒什麼顧慮。其實有些傷痕又怎麼可以忘記?無論她們將來成為什麼人,賺多少錢,這些記憶也會一輩子與之糾纏不清。她們的路,從選擇的一刻起早就註定是一條沒有終點的路。
也許在三個學生不同的人生軌跡中,我們沒能更多看到他們的“亮點”。可是他們那種對人生的“企望”,對青春的“消費”,卻讓我們看到了他們寂寞中的頹廢與沉淪。他們也許是很無奈和很無辜的,現在的問題是,誰能向他們駛出一艘撥開迷霧的船呢?
勾魂網咖(1)
走進網咖,你常常會在一張張稚嫩的臉上看到痴迷、看到得意、看到憤怒、看到歡笑、看到神秘兮兮、看到蓬頭垢面、看到舉止癲狂,甚至看到暴力……
有沒有人給孩子們畫一幅網咖眾生相,看看在這裡他們是怎樣被勾魂的?
2005年“十一”長假,筆者特意連續幾天到一些網咖進行觀察,發現這些網咖幾乎個個人員爆滿,生意紅火,裡面絕大多數是中小學生,也有一些大中專學生。他們一部分在利用QQ聊天,一部分在一些畫面變換頻繁的網站上看圖片或一些不適宜他們看的電影,男孩子玩的大多是遊戲,而且以“傳奇”、打鬥遊戲居多。
一位初二學生說,現在學習太緊,好不容易放長假,就選擇來網咖“放鬆放鬆”。我們問:“你到網咖,家長和老師知道嗎?”這位學生頓時顯得神情緊張,警惕地望了望我們,並不回答。我們再問,他就什麼也不說了,只顧在鍵盤上“啪啪啪”地敲擊,專注於他的網路遊戲。
我們知道說漏了嘴,到網咖來,孩子們最忌諱的就是怕爸媽和老師知道。
據瞭解,市區很多網咖都沒有按要求掛“未成年人不許入內”的牌子,大多網咖通宵營業,一些學生就整天整夜泡在裡面,或一人抱一臺機子,或二三個人守一臺機子,聊天、打遊戲、看黃網,玩得天昏地暗。試想,有哪個家長和老師會允許孩子如此放縱。不少孩子因為想上網,便和家長玩起了“貓捉老鼠”的遊戲。在一家名叫“星星”的網咖裡,我們就看到一位怒髮衝冠的父親找到一天一夜沒回家的兒子,暴怒地將大約只有十二三歲的兒子反剪著胳膊押出了網咖。周圍的孩子對這一場景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