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右邊的劊子手開啟一個鐵盒子,拿出一把短小鋒利閃著寒光的匕首,在義妁面前晃了晃。義妁面色蒼白,雖然言語上依然沒有屈服,但內心的恐懼卻開始蔓延,畢竟顏面是一個女子最看重的地方,最要命的是她要為病患看診,如果她的容顏被毀,病患被她醜陋的面孔嚇到,又有誰願意來接受她的治療呢?
匕首慢慢地靠了上來,義妁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汗水滲入了她的眼角,她只好閉上眼睛,等待那可怕時刻的到來。其實只要她低下頭,匕首就會放下去,可是她依然高昂著頭。
就在這時,一聲斷喝突然傳來:“住手!”
接著常融等一干人風風火火地跨入了大堂。
方縣令認得常融,十年前他也曾來到槐裡督促選美工作。這會兒,常融突然出現在他的面前,讓他備感意外,按照慣例,他應該事先接到通告,然後佈置好車馬前往十里開外的地方去迎接。
第一章 真心痛(10)
方縣令忙不迭地跑下來,雙手作揖,“下官拜見常大人。不知常大人突然至此,有失遠迎,懇請常大人海涵。”
常融指著跪在地上的義妁,質問道:“她是誰?犯了什麼罪?竟然動用如此酷刑?”
方縣令被問住了,是呀,她犯了什麼罪?什麼罪也沒犯!他也沒想真動刑,只怪自己倒了八輩子黴,常大人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個時候來。
“呃,這個,她,她犯的……”方縣令支吾著,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突然靈光閃現,脫口而出:“她犯了抗旨不遵罪,這是大不敬!”方縣令對自己的突發奇想感到很滿意,心裡正沾沾自喜。
這時候,盧氏突然走到常大人的身邊,耳語道:“常大人,跪著的姑娘正是我們要找的義妁姑娘!”原來,一進大堂,盧氏就覺得義妁的背影非常熟悉,經過細心觀察,確認她就是當日挽救常融性命的那位姑娘。
常融驚喜道:“果真?”
盧氏點了點頭。
常融仔細地打量起義妁來。柔和慈愛的目光掠過義妁美麗的臉龐,卻被義妁獨特的眼神震住,自入宮以來,他閱美女無數,眼前這個女子容貌雖談不上國色天香,但她雙眼所流露出來的神情是他見過的任何一個女子都無法比擬的,宮裡的嬪妃們,她們的目光不是順從就是哀怨,要麼就是嫉妒,而眼前這個女子目光與眾不同,那麼的淡定與從容,似乎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這種力量讓人不由自主地產生敬佩之情。
總之,這應該是一個奇女子,常融有一種強烈的意識,她或許能給皇上帶來別樣的感受。
其實,當他們一進來,義妁也認出了常融和盧氏,只是她動彈不得,又說不出話,只好用面部表情示意他們。常融令人為義妁鬆綁,並取出了她嘴裡的棉團。義妁抓住時機,跪了過去,懇求道:“請大人救救小女。”
不用義妁請求,常融自然也會救她,他還欠著她一條命呢。常融把義妁扶起來,“姑娘的事,老身自會為你做主,你先起來。”
常融轉過身去,對方縣令道:“剛才你說這位姑娘違抗聖旨,請問,旨從何來?”
方縣令狡辯道:“皇上選美以續大漢朝的子嗣,可她不從,這不是抗旨嗎?”
常融臉色鐵青,“強詞奪理!大膽狗官,你竟敢妄加曲解皇上的聖意,皇上明明是說擇自願者入宮,你可知你這是犯了什麼罪嗎?”
方縣令感覺不妙,撲通一下跪在常融的面前:“下官該死,請大人恕罪!”接著,又把這十幾日選美的艱辛以及並不是真的想對義妁動用刑罰的想法一股腦全倒了出來。
常融餘怒漸消,也不想糾纏下去,於是冷言說道:“本官累了,此事姑且作罷。”
方縣令又指著義妁,怯聲問:“那,她……”
常融道:“好生招待,本官自有話問她。”
“是!大人!”
是夜,常融在方縣令的府邸設宴招待救命恩人義妁。方縣令作陪,聽了常融的講述,方縣令對義妁刮目相看,豎起大拇指,並自罰三杯,向義妁謝罪。
義妁也沒有料到與常大人再次相逢,而且是在這樣的場合,她曾經救常大人一命,今天常大人又救她於危機之中。
席間,談及那日急救常大人之事,眾人都充滿了好奇,一致要求義妁為他們說道說道。
那個高個子官兵首先問道:“當時為什麼要堵住大人的魄門?”
此話一出,眾人皆笑,常大人也不好意思起來。
義妁紅著臉,微微一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