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第3/4 頁)
力所淘汰。但是在這西北邊陲之地,重機槍雖然也有,但是數量稀少,無法形成規模,再加上子彈消耗太大,這種吞金獸不是哪方勢力能夠承受的起的。在這甘寧地區,只有甘肅督軍張廣建的軍隊有十挺重機槍,這還是當年隨著他入甘的北洋軍的老底子。即便甘肅新軍有重機槍,但是缺乏子彈。重機槍也很難發揮出它騎兵殺手的身份。更多的時候,重機槍被當做一種戰略武器使用,要不馬安良也不會相信攜帶了十挺重機槍的甘肅新軍會在古浪縣城陰溝裡翻船。
但是東北治安軍卻不同,因為東北特殊的地理環境,日本人和俄國人的軍火源源不斷的湧入東北地區,再加上東北的土匪連年征戰,軍需物資缺口很大,在東北早已經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武器市場,世界上的新式武器源源不斷的流入到東北,直到一戰爆發,西方成為世界軍火的最大市場,東北的這個小小的軍火交易市場才慢慢縮水。直到馮庸的東北治安軍強勢崛起之後,這個軍火市場才徹底消失。
畢竟馮庸壓根就沒有想過大規模從國外訂購槍械。他一直想走自己生產補充的道路。否則也不會有歷時半年多的新式步槍中華十六式的面市。
只是現在的十六式步槍還在東北的武庫中封錯,只有少部分被送到個軍區做應用實驗。值得慶賀的是,目前十六式步槍效果良好,戰士們很喜歡這款東北自己生產的步槍。
軍火市場雖然關閉了,但是這些年流落到東三省的槍支具體有多少支沒人能夠數的清,這其中以日本的步槍最多。大都是三十式的老式步槍。現在的東北治安軍已經沒有裝備了,倒是地方保安團中還在使用。
重機槍作為日俄戰爭中大放光彩的利器,一直受到東北武裝的推崇。當然,東北的常年動亂,使得東三省並不富裕,東北雖然礦藏豐富,但是日俄戰爭後,大些的礦產基本上都被日本人和俄國人壟斷了。東北的本土勢力很難插手進去。但就是這樣,有能力的東北武裝,也會弄幾挺重機槍充充門面。但是具體用重機槍參戰的並經不多,畢竟重機槍對子彈的消耗實在是太大了。沒有哪方勢力能夠支撐得起。就連當年的二十七師和二十八式這樣的大隊伍都負擔不起,更別說小土匪了。
所以,東北成立後,從各地土匪武裝手中繳獲了不少的重機槍。馮庸將重機槍集中起來,形成大規模的火力叢集,更是為了西進蒙古將各軍區數百挺的重機槍抽調到了西部軍區和西北軍區。…;
所以,東北援軍那一架架重機槍徹底的讓甘寧地區的馬家軍慌了。他們不知道將重機槍集中使用的火力是多麼強大。但是卻本能的對這種重火力武器感到恐懼。
一時間,東北和馬家軍的對峙局面再次形成。
“老崔,你來的真不是時候”這是張小山見到崔小龍的第一句話。這讓崔小龍感到莫名其妙。
李俊倒是沒說什麼,臉上也看不出有絲毫不如意的地方。
“怎麼回事?難道出什麼事情了?”崔小龍感到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參謀長在甘寧地區下了一盤大棋,如果成功了,馬家軍就會因為內部猜忌而分裂掉。這樣咱們東北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吞下整個甘寧地區。但是我們都錯誤的估計了你老崔帶兵前進的速度,你的到來,使得咱們東北治安軍兵力取得了絕對的優勢,帶給甘寧地區馬家軍的壓力是沉重的,在這種壓力下,原本咱們用手段在馬家軍中弄出的裂痕也失去了效果了,馬家軍又緊緊的聯絡在了一起。”張小山說道,語氣中已經沒有了可惜。
“這樣啊早知道如此,我就慢點行軍了參謀長,要不咱們現在就出手,憑藉咱們的優勢兵力,加上兩個團的重機槍為補充,別說馬家軍只有不到五萬人,就算是十萬人我們也吃得下”崔小龍說道。
“呵呵不著急,現在馬家軍抱團了,正是他們最團結的時候,也是他們戰鬥力最強的時候,這個時候進攻,就算能夠取得勝利也會讓咱們損失慘重,再加上咱們並不需要趕時間,可以慢慢的吞併甘寧地區,這樣的更加穩妥也更加有效。”李俊笑著說道。
“我聽參謀長的。司令,你是不是安排部隊休息休息這一路的急行軍戰士們真的累了”崔小龍轉頭對張小山說道。兩個人搭檔了很久,彼此又都是年輕人,所以,私交也很好。
“沒問題。咱們東北最不缺少的就是糧食不過你這個政委還是快點將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接手吧在你離開後我才知道,政委工作真不好做。”張小山感嘆的說道。
。,
第二百二十六章 東北的新策略
第一更 求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