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第3/4 頁)
來中國要走什麼路,馮庸心裡也沒有明確的目標。東北現在的執政體系更像是對後世改革開放後社會體制的複製,同時為了保證自己的**,又新增了很多現代軍閥治軍的帝王心術。所以說,現在的東北體系既有資本主義元素,又有社會主義元素。還好現在蘇聯還沒有形成,社會主義還只是存在於理論中。東北的體制雖然怪異但也沒有引起其他勢力的忌憚。畢竟紛亂民國政府不是世界關注的重點。
“那第一旅增加的部隊怎麼算?要不要將其抽調出來,成立新的部隊?”徐朗問道。
“成立新的部隊?”馮庸沉死了一下說道:“徐參謀,給榆林發電,即日起成立榆林軍分割槽,錢彀生為榆林軍分割槽司令,兼任第一旅旅長,周波為榆林軍分割槽政委,兼任第一旅政委。將第一旅的補充部隊整編為補充一旅和補充二旅,為乙種編制,滿編人數八千人。補充一旅和補充二旅加入榆林軍分割槽戰鬥序列。整個軍分割槽兵力滿編為三萬人”
“是”徐朗臉色有些感嘆,少帥對這些老部下還真是信任啊犯了這麼大的錯誤,竟然這麼輕飄飄的解決了錢彀生和徐朗還成為東北下轄的第一個軍分割槽的司令和政委,這個所謂的軍分割槽等級肯定比軍區低一級,但也是師級編制了。錢彀生在級別上已經少將師長了。看來錢彀生是少帥寵將的訊息並不是空穴來風。徐朗暗中思量道。
當然,馮庸對於第一旅的斥責和獎勵,都是秘密釋出的,畢竟現在榆林地區屬於陝西,名義上還是北洋陝西督軍陳樹藩的地盤,現在東北和北洋剛剛講和,就算東北在各方面佔據主動權,但名義上的面子東北還是要給北洋的。
“少帥,北京急電”剛剛處理完榆林的電報,北京又來了急電。徐朗神色匆匆,看起來事情有些棘手。
“出了什麼事?”馮庸沉聲問道。
“北洋已經知道第一旅入秦的事情,要求咱們立刻撤出榆林地區”
“撤出?”馮庸哂笑的說道。他馮庸吞下去的東西可沒有吐出來的習慣,不說北洋現在實力大不如前,就算是巔峰時期的北洋,馮庸也壓根沒有怵過。…;
“看來陳樹藩投靠段祺瑞了”馮庸的神色漸漸的變得陰沉起來。要知道,第一旅可不是第一天進入陝西,而是已經進入三個多月。甚至連陝西北部重鎮榆林也被錢彀生他們攻下來。不說第一旅壓根就沒想瞞過陳樹藩,就是想瞞也瞞不住,陳樹藩畢竟是陝西的地頭蛇。這麼大規模的軍隊進入陝西他要是毫無速決,那他就不是**者,而是個棒槌了。
“少帥,陳樹藩本來就是北洋的人啊?”徐朗訝然道。
“沒那麼簡單,陳樹藩是北洋將領不假,但是在袁世凱去世後,陳樹藩名義上擁護北洋政府,但實際上卻是在陝西當起了土皇帝。對於北洋政府也是聽宣不聽調。如果將袁大總統時期的北洋比喻為一個完成的槍靶子,袁大總統死後,北洋實際上已經分裂了。當然,北洋大半的精華被段祺瑞的皖系和馮國璋的直系所繼承。從北洋範圍來說的話,咱們東北也算是北洋的衍生勢力。父親是北洋將領出身,咱們治安軍成立的前身獨立營也是隸屬於北洋軍二十八師戰鬥序列。用現在行話來說,直系和皖系是北洋衍生的嫡系勢力,而咱們東北軍,陝西秦軍,山西晉軍,以及民國境內大大小小的軍閥部隊都是旁系。現在北洋突然向咱們表示抗議,肯定是陳樹藩投靠了北洋。這下事情變的有些棘手了”馮庸皺著眉頭。
“少帥,現在北洋還和咱們在察哈爾,熱河,山海關一線對峙,咱們實在不適合在開闢新的戰場了”東北雖然成功的吞併了新疆,但是和甘寧地區相比,新疆當地少數民族更多,關係更加複雜。想要短時間內消化壓根就不可能。所以,東北軍必須在新疆保持一定規模的軍事力量。
“戰爭,並不一定需要派遣大軍陝西的情況有些特殊,運作好了,咱們東北不需要出動大軍就能得到一個大省”馮庸笑著說道。
“少帥?”
“好了這件事你就不用問了。到時候自然知道。”馮庸笑著拜拜手。
“那民國政府抗議這件事呢?”徐朗問道。
“北洋現在可不想得罪咱們。現在西南陷入僵持。北洋不打敗蔡鍔,是不會對咱們動手的。否則北洋就不會弄這麼一封秘密電報。”馮庸滿不在乎的說道。只要北洋大軍一天被蔡鍔拖在西南戰場,那北洋一天都不敢和東北翻臉。段祺瑞和馮國璋不是傻瓜,不會為了剛剛得到的偏遠地盤和好不容易達成和解的東北開戰。
。,
第二百八十章 桂系的動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