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衛國大軍閥 > 第176部分

第176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NBA:最強3D,神級跑位!小寡婦翻身,受不了新還珠傳奇之風雲再起刀刀直播間鬥破蒼穹之星辰天命重生黛玉清仇錄第五人格:尋找感染源盜筆:被張麒麟暗戀?我是男的!殘夢遺傷伊萊克斯亡靈法神不準叫我氣球姐!【王俊凱】與你相遇真好大玩家:第一紀元網遊:開局SSS天賦,吞噬召喚博德之門3:從螺殼艦開始新生我在全息武俠遊戲裡成了邪神魔法辭條網遊:我的攻擊刀刀斬血百分之十遊戲吐槽江湖夜雨十年燈之劍膽琴心

這次西進新疆,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敵人,新疆督軍楊增新算是北洋的人,但不是鐵桿。新疆雖然名義上隸屬於北洋政府,實際上卻是督軍楊增新私人王國。

楊增新字鼎臣,雲南蒙自人,是清末民初的政治人物。 楊增新1864年3月6日生。1888年中舉,次年聯捷進士。初署甘肅中衛知縣、河州知府,1900年任甘肅提學使兼武備學堂總辦。1907年入疆任新疆陸軍小學堂總辦,兼督練公所參議官。1911年升任鎮迪道兼提法使。中華民國成立後,被袁世凱任為新疆都督兼民政長。楊增新擁護袁世凱稱帝,並受封一等伯爵。袁死後,長期擔任新疆省長。楊主政新疆先用以柔克剛的“和平談判”手段,取消在辛亥**中成立的伊犁臨時**政府,以新疆都督兼行伊犁將軍事;嗣後派兵擊敗帝俄侵略軍,平息亂事,改阿勒泰特區為阿山道,完成了新疆的統一。楊在新疆十七年,篤信李聃“小國寡民”的政治思想,奉行“無為而治”的統治政策,整頓吏治以“消患未萌”,裁減兵員,獎勵墾荒,提倡封建迷信,阻撓興辦學校和傳佈科學文化,鼓吹“紛爭莫問中原事”、“渾噩長為太古民”,以閉關自守和愚民政策統治各族人民,使新疆地區各方面均停滯不前。對於不時覬覦邊陲的外國侵略勢力,則折衝肆應,力求自保,維護了邊疆的和平。

馮庸的重生,對新疆地區的影響微乎其微,現在這個時候,正是楊增新統治新疆的巔峰時期。但即是這樣,楊增新手中的兵力也不多,只有不到兩萬人,就這些兵力還要防守偌大的新疆地區,能夠抽呼叫於野戰的兵力實在有限。而且還有一點,楊增新此人的政治傾向並不明確,東北曾經派出代表團對其遊說,楊增新的態度非常曖昧,始終沒有明確的態度。雖然東北佔據甘寧地區,切斷了新疆和中央政府的聯絡,但是楊增新的政府和軍隊並不是依靠北洋政府存活的,所以,東北對他的威脅有限。而且自從國內戰爭爆發後,楊增新的態度更加曖昧。馮庸也明白楊增新的心思,東北雖然實力強大,但卻並不是中央政府,只是一個地方武裝。而且現在北洋的實力不弱,東北如果和北洋死磕,誰輸誰贏還未可知,新疆作為邊陲之地,對於中原的混戰能不參與還是不參與的好。這點楊增新看的非常明白。…;

楊增新是一個政客的身份來看待這個問題。尤其是在他聽說北洋和東北在察哈爾一線對峙的時候,他更加認為東北暫時無法威脅到新疆。態度也就更加曖昧。楊增新之所以不明確反對東北的條件,不是他楊增新無法放棄他手中的這片家業。相反,他對於目前的生活並沒有什麼無法割捨的。就算他在新疆有絕對的權利,但楊增新沒有被權利迷惑了雙眼,相反,楊增新此人極有眼光和能力。否則也不會統治紛亂的新疆長達十七年之久。

楊增新統治新疆之後,早已經有了裁剪軍隊的想法,只是在東北攻佔甘寧地區的時候,楊增新敏銳的停止了裁軍行為,甚至還將兵力從一萬八千人擴編到了兩萬人。在楊增新眼中,東北這種入侵行為屬於暴軍。畢竟沒有民國政府的授權,私自動用大軍征戰就是誤國。而在當時,楊增新也做好了在民國政府的要求下出兵支援甘寧馬家軍的想法。可是,事情發展永遠出乎他的預料。誰能想到一向強勢的北洋政府竟然對東北妥協了。更是將甘寧地區的統治權交到了東北的手中。而根據後來民國形式的變化,楊增新判斷北洋政府這是用甘寧地區的軍政大權換取了東北支援北洋政府對德國宣戰。

這樣的結果讓楊增新有些難以接受。卻也認識到了東北的強大。在北洋政府中,無論是段祺瑞還是馮國璋都是極為高傲的人, 如果不是東北擁有強大的實力,他們怎麼會對東北妥協。這就讓原本鼎力支援北洋中央政府的楊增新有了新的想法。

畢竟新疆雖然地域遼闊,但是人口稀少,再加上各民族林立,民族矛盾尖銳,地方治安極不穩定。軍隊士兵也是民族眾多,戰鬥力無法和中原之地的軍隊相比。而且東北治安軍在甘寧地區的表現也讓楊增新見識到了東北軍隊的實力。所以,楊增新在形勢不明朗的時候,選擇了觀望。畢竟新疆這樣的條件適合他去觀望。而對於政治上博弈多年的老人,楊增新也明白自己站錯隊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可是,楊增新沒有想到馮庸竟然有這種雄心和魄力,在東北面臨北洋大軍壓境的時候,沒有讓甘寧地區的大軍東進,反而大舉西進,殺入新疆境內。

楊增新這一下子就慌了。東北軍一天彪進一百五十里。沿途敢於反抗的縣城遭到了血腥屠戮,這次東北一反往昔溫文爾雅的狀態,變的殺氣騰騰。彷彿壓

目錄
愛你不是搞怪招惹偏執少年後星隱宿命緣嫡女要狠誘情,總裁的勾心前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