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第2/4 頁)
的“老人”馮國璋一個都沒帶。來到南京,構築起新北洋政府的構架之後,馮國璋也開始重用一些年輕人,持續不斷的提拔年輕官員。當然,像東北那樣將二十出頭的毛頭少年抬上旅長師長,甚至省長這樣的高位是不可能的。但是有資格列席這場大會的年輕人總比以往多了很多。
這次大會還有一個讓人很驚訝的地方,那就是在第三人的位置上坐著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中年人氣質沉穩。身子坐的筆直,很有軍人氣度。
在青年上手正是滿臉和氣的北洋新政府總理王士珍,最中央的自然是新北洋政府的大總統馮國璋了。馮國璋的臉色可沒有王士珍那麼好看,王士珍早已經不掌軍了,整個人成為一位徹頭徹尾的政客。政客和軍人最大不同,那就是政治家要喜怒不形於色,軍人則要果敢剛毅。所以,聽到段祺瑞服軟的訊息後,他的臉色並不好看。
“相信山東境內的情況大家都清楚了具體的細節也不用本大總統再敘述了。咱們北洋在山東算是徹底的失敗了,不但是軍事失敗了,在政治上也同樣。北京的政府和咱們形成對峙。現在北京政府已經傳遞過訊息,他們的使臣已經從北京出發了,不日就可到達南京,到時候,他們肯肯定會趁機宣誓北京政府的主權,對於這種事情,大家有什麼意見?”馮國璋說道。
“大總統,不管怎麼樣咱們成立的的時間比北京的政府早,在全國民眾心中的地位重,怎麼說也是咱們佔據優勢。對於北京的使臣,咱們大可不必理會”外交部的負責人陸徵祥大聲說道。
因為袁世凱時期日本丟擲的二十一條,陸徵祥多受詬病,但是他的外交才能卻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新北洋政府成立之後,陸徵祥也被馮國璋請來擔任新北洋政府的外交部長。
“沒那麼容易,沒有武力上的威懾,咱麼對北京沒有絲毫優勢。硬抗吃虧的只能是咱們”馮國璋沉聲說道。
“大總統,咱們北洋還有幾十萬的大軍,有繁華富饒的幾個中原省份。在人口放方面還佔據優勢,就算咱們一時在戰場上失利,也不能改變咱們總體勢力並不輸於東北的現實。沒必要向他們服軟。”另一位北洋高官說道。
馮國璋微不可查的搖了搖頭,然後轉頭對坐在自己右手旁的中年人說道。
“孝準,你怎麼看?”
“孝準?”北洋高層一個一個有些愣神,紛紛思量這位面生的中年人是什麼身份。
“從實力來說,現在的北洋確實不如東北,甚至可以說咱們兩方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但是北洋卻有重新崛起的希望。現在東北的局面比咱們還要不堪。從他們這麼匆忙結束南下作戰,就可以看出,東北本土的形式不容樂觀。”中年人淡然的說道。…;
“你是說東北和日本人的關係已經到了劍拔弩張,隨時都可能開戰的境地?”馮國璋問道。
“可能性極大大家都知道,東北由於馮少帥的強勢,在佔領東三省的時候就和日本朝鮮軍結了樑子,在穩定東三省的時候,馮少帥更是百無禁忌的驅逐日本人,打擊日本在東北扶植的勢力,甚至還在鐵路的建設上狠狠的耍了日本人一道。這就讓他們兩方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張。只是當時日本處在和平首相大隈重信的掌控下,當年的衝突未能演變成全面戰爭。但仇恨的種子已經埋下,現在大隈重信被刺殺身亡,日本朝鮮總督寺內正毅以火箭般的速度力壓各方權貴,成功上位執政日本帝國。這給世人一個很明確的資訊,軍人政府上臺,預示著日本發生戰爭的時間已經不遠了。而日本出兵的最大可能就是和朝鮮殖民地接壤的東北。甚至我現在可以大膽的猜測,現在雙反已經在中朝邊界發生過小規模的武力衝突。”中年人侃侃而談。整個大會堂鴉雀無聲。眾人都安靜的聽著他的話。至於有幾個人相信就只有天知道了。
“張孝準?他是張孝準,中國士官三傑之一的張孝準”有一個官員小聲說道。並以最快的速度傳遍整個大廳。
張孝準或許名聲不顯,中國士官三傑絕對是非常有名的。畢竟現在三傑中的蔣百里,蔡鍔都是民國最著名的風雲人物。
蔡鍔執掌西南四省,手下精銳十幾萬。蔣百里作為東北軍副司令,率領幾十萬大軍將整個北洋體系打的落花流水,這讓兩個人的名聲如日中天。相比於這兩人的無限風光,張孝準就差了很多,不說籍籍無名也差不多。只是誰也沒想到,他會突然出現在這裡。還一下子坐上如此高位。
在確定了他的身份之後,如果之前還有人對他的話嗤之以鼻,但是現在卻是堅信不疑。畢竟能夠和蔣百里,蔡鍔那樣的妖人並稱的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