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第2/4 頁)
軍表現出來的能夠和日本相提並論的戰鬥力告訴眾人,之前東北刊登的日軍第六旅團的覆滅並不一定是空穴來風。畢竟師團規模的部隊都能夠被重創,全殲一個旅團沒什麼不可思議的。
東北日報,長春日報,奉天時報等一大批東北有影響力的報紙紛紛展開宣傳,一時間,東北軍重創日軍第十師團的訊息以極快的速度傳遍全國。
北京。
北京政府黎元洪大總統發表通電,向英勇的東北軍官兵致敬。祝賀他們獲得反擊外國侵略者的勝利。
黎元洪的通電無疑代表了這場勝利的真實性。全國各方勢力都增強在東北的力量,企圖瞭解這場戰鬥的詳細經過。東交民巷外國使館區。原本有些蕭條的使館區再起熱鬧起來。不但已經離開北京的外國大使們紛紛迴歸。本來已經決定啟程去南京的英法大使也紛紛停下行程,準備靜觀其變。
對於中國北京政府宣佈的勝利,他們是半信半疑,很不以為然的,畢竟日本軍隊的戰鬥力他們是深有了解的。連號稱世界第一的德**隊都在青島戰役中被日本擊敗。這就讓西方列強們知道日本軍隊的戰鬥力。在日本和東北開戰的時候,英法政府已經減弱了對北京政府的關注,畢竟在他們心中,北京政府肯定會在這次戰鬥中一敗塗地。在英國和法國的支援下,南京北洋政府再次確立中華正統地位不是什麼很困難的事情。但是現在事情的結果明顯不是按照英法等國的藍本來進行。東北軍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和裝備水平遠遠超出英法等國的預料。畢竟東三省在滿清時代就是荒涼的代名詞,這點日俄兩國可是清楚的很。在加上北京政府脫胎於東北政府,從出現到崛起,一共才用了兩年多的時間,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日本第六旅團被全殲的訊息傳開後,英法等協約國大使根本就不屑一顧,認為這是東北政府為了提高部隊士氣而採用的欺詐手段,畢竟中國這個國家雖然社會制度和軍備極端落後,但是蔓延數千年的歷史,對於戰爭的理解已經上升到藝術的程度。東北軍從出現到發展到現在,所經歷的戰爭沒有一場大的失敗就能說明中國人對於戰爭藝術的成就。
在英法等國的召集下,西方各國達成了共識。如果在中國東北發生的日本和中國人的戰爭,中國人失敗了,他們就會聯合起來支援南京北洋政府,畢竟北洋政府的負責人馮國璋是他們的老朋友,目前北洋政府的表現還是讓他們滿意的。如果中國東北軍獲得了最終的勝利。那他們就要聯合一起來,以支援北京政府統一全國的為條件,逼迫其同意中國前任政府留下的各種不平等條約,保障西方各國在華的利益。當然,他們的對手同盟國在中國的利益可以當做協約國對新成立中國政府的禮物。
對於英法大使的建議,各國自然沒有意見。中國能夠打敗日本,那戰鬥力已經不是他們單純哪一國能夠抵抗的了得了。在這種情況下,將他拉為盟友是非常必要的。畢竟中國這樣的大國,能夠為戰爭提供的資源實在是太大了。而且原本英法等國對新成立北京政府的不屑,讓德國一方已經佔據了優勢,德國大使已經多次和北京政府的負責人接觸。雙方之間是否簽訂了秘密協定誰也說不清楚。這點是英國人絕對不能容忍的。現在西方戰爭已經接近轉折的程度,英國人絕對不允許同盟國在世界上找到有力的盟友。…;
南京。
馮國璋在看到電報之後,整個人呆愣了好長時間,臉上的表情非常耐人尋味。似有欣慰,似有不甘。政務院總理王士珍神色匆匆的跑來。老頭子自從擔任了北洋政府政務院總理之後,整個人彷彿煥發出了第二春,做事非常積極,畢竟是當年北洋三傑的第一人,這一積極,整個北洋政府被他打理的井井有條。這樣神色匆匆的來找馮國璋還是南京北洋政府成立以來的第一次。馮國璋自然極為重視。
“總理,出什麼事了?”馮國璋悶聲問道。
“大總統,現在各地的學生運動如潮,很多工人商人都參與進去了。咱們政府總是鎮壓,已經造成了民間不滿,這樣下去,恐怕會出大問題啊”王士珍滿臉擔憂的說道。
“學生運動?”馮國璋的眉頭再次皺起來。學生娃愛國他是支援的,畢竟軍人出身的他也是深愛著這個國家,但是他的心中始終認為,保家衛國是軍人的事情,學生的本職工作是安心讀書,學好本領再來報效國家。
“不錯,東北軍重創日本第十師團你的訊息傳開之後,學生運動更加洶湧,各地都出現了募捐箱為東北籌集軍費物資,甚至還有很多學生放棄學業,準備去往東北。他們要去參軍打仗。”王士珍擔憂的說道。若果事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