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部分(第2/4 頁)
。小小日本只是跳樑小醜,如何能敵我大中華天威。”白崇禧在總參謀部接觸的事情比李宗仁還多的多,感受自然也比李宗仁深刻的多。…;
“團結是戰勝一切的力量。咱們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帝國為什麼在滿清時期成為任人欺辱的貧弱國家。就是因為中華龐大的國力都消耗在內鬥上了。中國權利鬥爭太過殘酷。現在好了。少帥四人團結一致,中國也就有了奔頭。健生,你我也不能辜負了少帥的期望。這臺灣就是你我兄弟名留青史地方。”李宗仁沉聲說道。
“不錯,我們就從臺灣開始,將你我的名字刻在收復國土的青史上。”白崇禧豪氣頓生。對於接下來的作戰也開始變的有信心。
“你來看看,我們要想佔據這片山林作為根據地。一個問題就必須解決。”李宗仁沉聲說道。
“高山族!”白重新肯定的說道。
“不錯,高山族是臺灣的土生民族,在深山中生活。瞭解這片山林,如果能夠獲得高山族的支援,那咱們就起碼也可以立於不敗之地。”李宗仁說道。
“對於高山族你可有了解?”白崇禧皺著眉頭說道。想到是一方面,真正做到可不容易,少數民族和漢族關係歷來敏感,一個處理不好,盟友當不成,反而成為了敵人。
“要想獲得高山族的交好,就必須找到一個人!”李宗仁說道。
“誰?”
“柏濤!”李宗仁沉聲說道。
“柏濤?他是誰?”白崇禧愣了。這個人他一點也沒有聽說過。
“你沒聽說過也正常,我也是在出發前接到少帥的命令在知道有這麼一個人。這是少帥早年派遣到臺灣來的,為的就是聯絡高山族。高山族在日本佔據臺灣島之後的日子過的很苦,小鬼子橫徵暴斂,逼得高山族難以生存。臺灣島上的抗日組織,高山族佔了很大一部分。而柏濤做的就是秘密接濟高山族。只要找到他,他們就可以透過它和高山族接上關係。”李宗仁沉聲說道。
“他現在在哪裡?”白重新問道。
“高雄!”
“高雄,德林,你的意思是要打高雄?”白崇禧一驚,回身看著地圖,眉頭不由的皺起來。
“不錯,不管怎麼看,咱們必須打下高雄!”李宗仁說道。
“可是日本有天空中的優勢,我們就算打下高雄恐怕也守不住。”白崇禧說道。
“誰說要守住了?我們的作戰任務從始至終只有一個,消滅高雄的駐軍,獲得我們需要的武器裝備資源。”李宗仁說道。
“武器裝備?你的意思是我們要實現武器彈藥自給自足?”白崇禧很快明白李宗仁的意思。
“不錯,為了這次行動,八十八軍早已經全部換裝了仿造的日式三八式步槍。為的就是方便我們在戰場上補充物資。”李宗仁說道。
“不錯,這是個辦法!”中國國防軍的制式武器為中華二十式步槍,是二零年定型的新式步槍。限於這個時代的技術水平,還無法和後世的名搶相比,但和這個時代的步槍相比,已經算是一款效能非常不錯的步槍。中國步槍延續德國大口徑大威力的特點。再加上馮庸那一套火力優勢理論,使得國防軍火力裝備水平很高。對後勤的壓力自然也就很大。這對向李宗仁他們這樣的深入敵後的作戰非常不利。為了硬度這種情況,八十八軍全面換裝日式裝備,為的就是在後勤供應不上的時候,可以透過戰爭從敵人手中繳獲。
“根據咱們的情報,高雄日軍最少在一個旅團,又有城池的便利和飛機優勢。我們貿然攻城恐怕不容易得手。咱們好好合計合計,該怎麼以最小的代價拿下高雄。”李宗仁拿著地圖說道。…;
“日軍一個旅團兵力最多在八千人左右,而我們八十八軍這次出動了五萬人,在兵力上我們佔據上風。但在重武器方面我們就遠遠不如了。再加上日本的飛機和可能來自海上的艦隊支援,我們的行動一旦被日軍洞悉必然會很被動。我建議先派出一部分人馬做出向臺灣中部逃竄的跡象。調動四周的兵力,然後趁著日軍調動的機會,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白崇禧說道。
李宗仁點點頭,覺得如此可行。
“命令二師,三師分別向北方和東北方向前進。可以弄出動靜,但不要被小鬼子咬住。”李宗仁沉聲釋出命令。
“軍長,只是一師會不會在兵力有些壓力。畢竟高雄是臺灣南部第一大城市。日軍在四周還佈防了不少的兵力。”白崇禧說道。
“不必了。臺灣就這麼大點地方,我們都集中在一起很容易被小鬼子包了餃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