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部分(第3/4 頁)
目相信中元。還有一點,現在三晉銀行為老百姓從動亂的北洋,西南,逃往東北提供了一條途徑。老百姓可以在當地的三晉銀行抵押資產,然後到北京政府轄區之後到當地的三晉銀行換取等值的中元。而且這種折價,三晉銀行不會刻意打壓資產的價值。
有著三晉銀行的協助,從北洋,西南地區逃往東北的流民數量大增。
有了三晉銀行打先鋒,北京政府也絲毫不遲疑,李俊以中央政府政務院院長的身份,釋出中元為中國唯一之貨幣,中元發行和改版權在中央銀行,地方政府不得參與貨幣的發行和流通。
北京政府的這則命令一出,立刻傳遍全國。各方勢力面對強勢的北京政府,不得不選擇妥協,畢竟中元的流通已經成為了既定事實。原本禁止中元流通的命令變為中元和地方政府發行的貨幣一塊兒流通。畢竟北京政府命令是推行中元而不是控制其他勢力。
山西,中國煤炭資源最豐富的省份。民國成立之後,尤其是閻錫山主政山西之後,山西煤炭產量大幅度增加,這些煤炭自然不會內用,而是行銷全國。原本山西煤炭的交易是以真金白眼交易的。但是三晉銀行成立之後,中元的穩定受到重視,商人們開始放棄使用笨重的真金白銀交易,而是採用中元。在這種情況下,中元開始大幅度的流入山西境內。而真金白銀則被三晉銀行收攏落入晉商和茂森商業協會的手中。這其中,晉商當然拿小頭,大頭被茂森商業協會拿去。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中國經濟突變,中元從北京統治地區行銷全國。而且隨著中元的穩定,商業貿易逐漸變的繁榮起來。商業繁榮意味著政府也徵集更多賦稅,可以買更多槍支彈藥,養更多的軍隊。
但是閻錫山現在的臉色可不好看。原因是晉商竟然拒絕了和他的政府合作。三晉銀行成立之後,茂森商業協會並沒有單純和幾家合作而放棄其他晉商,而是相容幷蓄,晉商中的大戶都被三晉銀行網羅,搭上了中央政府這條線。三晉銀行的迅猛發展,讓原本窘迫的晉商再次變的財大勢雄起來。在北京政府的運作下,在茂森商業協會授意下,晉商對於山西本土的交易急劇減少。反正現在三晉銀行已經在全國站穩了腳,後面還有強勢的北京政府支援,就算山西一省沒有任何收益,也影響不了晉商太大的利益。
因此,在全國因為中元普及而商業變得繁華的時候,山西境內市場出現了大規模的萎縮。三晉銀行資金只收不放,沒有人貸款,就無法促進工商業繁榮。他閻錫山的腰包就鼓不起來。沒有錢,他閻錫山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有大的發展。…;
要是閻錫山現在還不明白北京政府目的,那他就不可能在民國這個紛亂的環境中叱吒風雲那麼多年。閻錫山也也採取了一些手段,想要繁榮市場。可惜,效果都不打。直到這個時候,閻錫山才發現晉商在三晉之地控制這多麼多的資源。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山西經濟面臨東北施壓的時候,在河南戰場上,吳佩孚終於逮到機會,繞過楊愛源的晉軍,襲擊了趙倜的豫軍。楊愛源雖然竭力挽救,可惜豫軍的戰鬥力實在太差。在楊愛源支援未到的時候,豫軍出現大規模的崩潰。趙倜本人更是重傷逃出,這加劇了豫軍的崩潰。
面對這種情況,楊愛源果斷的放棄河南中部地區,回師豫北,準備重整旗鼓,再次和吳佩孚交戰。
楊愛源想法雖好,奈何豫軍太過不成器,在趙倜勝負重傷的時候,豫軍竟然出現了自動崩潰,豫北兩萬豫軍預備部隊在楊愛源回師未到之時就潰散了大半。等到楊愛源在河南新鄉整軍的時候看,整個閻趙聯軍已經不到三萬人。而且其中一萬多人的豫軍內部人心惶惶,毫無戰鬥力可言。反觀吳佩孚,因為解決了趙倜,士氣大勝,現在正掃蕩整個豫中,不日就可揮師北上。
楊愛源坐不住了。他急電閻錫山,將河南戰場上情報彙報。請求閻錫山派遣援軍。
山西太原,閻錫山官邸。
閻錫山接到愛將楊愛源的電報,一張山西農民的臉糾結成了一片。他緊急召集心腹將領商討。
“督軍,我願意領軍南下,一定保住河南北部,絕對不讓北洋的軍隊壓倒我山西邊境。”商震大聲說道。
“哎現在正是我三晉多事之秋,北京政府咄咄逼人,北洋政府也同樣想要吞併我們。我們想要在兩大勢力夾縫中生存的願望恐怕難以實現了。”閻錫山也很鬱悶。本來他的山西處於兩大勢力的中間,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緩衝地帶。奈何無論是北京還是北洋,都不是守成的勢力,都想要消滅對方,獨佔全國。因此,他們兩方之間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