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部分(第3/4 頁)
現在中國的教育發展非常迅速,馮庸深知人才對國家建設的重要性。從北京政府成立那一刻開始,每年的教育支出是僅次於軍費支出的巨大支出,現在中國沿海省份已經基本完成了教育體系的構建,剩下的就是從城市向著農村的深入普及。在中西部的教育建設也取得一定的成果,中國實在是太大了,就算政府不遺餘力,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畢竟中國缺乏合格接受過西方教育的老師。倒是中國唯一不缺的就是那些滿清時期的秀才。這些人雖然讀書識字,但思想僵化,只懂得之乎者也。雖然勉強能夠教授國文,但他們的思想實在是要不得。因此,對於如何處理這些不事生產的秀才們,馮庸一直感到頭疼。畢竟這些人讀了一輩子書,雖然沒什麼謀生的本事,但在地方上影響力卻不小,很多人更是清流的代表,如果政府不小心應對,很可能出現更加難以預料的麻煩。政府也不能不管不問,要是這些人餓死了,國內還指不定鬧成什麼樣呢。…;
但是現在好了。中國拿下了一半的朝鮮,正好以弘揚國學的名義,將這些老儒送到朝鮮,去教朝鮮人說中國話。這也算是一種文化侵略。儒家能夠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文化中佔據正統地位,其侵蝕力是非常大的。再加上朝鮮境內儒家文化雖然遭受日本人打擊,但是民間還是很有市場。一聽天朝派出一些秀才才幫助朝鮮人學習漢語,朝鮮面見立刻趕到天朝的皇恩浩蕩。
中國雖然沒有皇帝,但是領袖卻不少,三軍統帥,大總統,副總統,政務院長。這些人都是中國內部傳誦的人物,每一個身上都佈滿了傳奇色彩。尤其是不到弱冠之年的馮少帥,更是很快成為朝鮮人心中的追捧的物件。
朝鮮的局勢正在按照閻錫山的計劃按部就班的進行,但是中日對陣最前線出出現了變化。
在李俊的命令下,國防軍逐步減少了攻勢。飛機轟炸任務也被取消。中日戰場難得的安靜下來。面對這種局面,朝鮮軍很快明白中國人的意圖。雖然一個個心中感到恥辱,但卻也暗中慶幸中國不再繼續行動。
這一天,臨津江北岸國防軍前沿陣地。
天空中響起微弱的嗡嗡聲。
“咦?我們的飛機又出動了?”國防軍一個團長在指揮部不解的問道。
“沒有吧,總部不是下達了停戰命令嗎?聽說飛機作戰任務也已經全部取消了。”該團的政委說道。
“你聽,從日本那一方傳來的。”團長說道。
“去看看!”政委臉色一變說道。
作為最前線的部隊,他們當然聽說過日本已經生產出新式飛機的訊息,而國防軍也在關注日本飛機的投入。中日之間的矛盾非常大,雖然沒有到不死不休局面,但兩國爭霸,卻也不比生死較量差多少。
臨津江是朝鮮五大江之一,江面比較遼闊,現在天氣雖然轉涼了。但是江面上卻遠沒有到結冰的時候。只是原本有漁人活動的江面變得異常安靜。沒人敢於在這種情況下去捕魚。沿江的漁業幾乎銷聲匿跡。從這裡也能夠看出,戰爭對生產的破壞是毀滅性的。
“在那裡!”團長指著南方天空中接近的幾個黑點說道。
“用望遠鏡看看!”說著政委拿出望遠鏡,看著正在接近的飛機。
“老王,怎麼樣,是我們的飛機嗎?”團長問道。
政委不答話,只是仔細的看著。
“不好!”政委臉色大變。“是日本人的飛機。我看到上面的膏藥旗了。而且看樣子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新式飛機。”
“快給我看看!”團長急切的從政委手中搶過望遠鏡。這個時候飛機已經近了很多。
“該死的。真的是小鬼子的新式飛機。老王,拉響空襲警報,並向總部報告。”團長大聲說道。
尖銳的警報聲響起,整個國防軍陣地出現了短時間的騷亂,但是很快,整個陣地都看不到一個人。在國防軍修建的一些工事中,國防軍士兵正冷冷的盯著天上的日本飛機。
自從接到日本研製出新式飛機的訊息之後,國防軍就在做防護。防空洞不知道挖了多少。誰也沒想到這麼快就用上了。
國防軍前線指揮部。
“終於來了。戰爭能不能停止,就看飛行大隊的了。”李俊看著天空,沉聲說道。
開城外的野戰機場,在接到訊息的第一時間,國防軍五架戰鬥機劃破長空,向著臨津江衝去。日本出動了五架戰鬥力,國防軍自然也出動了五架。這是中日飛機效能的較量,兩國都有停戰的心思,但是誰也不服誰,只有透過較量確定實力才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