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部分(第2/4 頁)
12月,臨時海軍司令部在上海成立,民國海軍正式建立。1912年1月,南京臨時政府設立海軍部。
民國初年,隨著北洋內部的分化和政局的動盪,海軍也從統一走向分裂,成為各派勢力拉攏的物件。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任命其親信劉冠雄擔任海軍總長,以圖控制海軍。初創的民國海軍沿襲前清舊制,編為2個艦隊,後又增編練習艦隊。二次革命中,海軍參加鎮壓討袁軍。1915年12月,革命黨人策動上海的海軍艦隻反袁失敗。袁世凱病亡後,海軍第一艦隊和練習艦隊宣告獨立,加入護**。護國戰爭結束後,海軍重歸統一。現在北洋政府崩潰,總部遷移到南京,民國海軍總部也隨之得從天津遷往上海。程璧光正是現任的海軍司令。只是現在的民國海軍,主力雖然掌握在北洋的手中。但是其長江上游的艦隊落到了西南蔡鍔的手中,現在歸唐繼堯掌控。
現在的陳避光雖然是北洋將領,但是其並不受信任,而程璧光現在也在觀望,國內局勢太過動盪,一時間他也難以做出正確的決斷。
#c
第五百零八章 艦隊易幟
(12點)
各位書友,兔子在這裡先因為更新不給力道歉了。前兩天兔子病了,先是重感冒,流鼻涕眼淚,眼睛睜不開。後來又因為感冒不敢吹風扇而大出汗導致缺鉀,全身肌無力。當時整個人都如同癱瘓了一樣,對兔子的打擊很大。導致現在兔子的寫作速度都沒有恢復。不過兔子會努力碼下去,絕對會用最快的速度調整自己,恢復穩定更新。
……………………………………………………………………
上海外灘,民國海軍主力將要前往的補給地。
現在的北洋艦隊非常尷尬,北洋政府在北京的逼迫下撤去中央政府的名號,成為地方政府,海軍就成為一個非常敏感的部門。畢竟海軍是整個民國的海軍,是屬於民國中央政府的,不是地方政府應該擁有的。
黎元洪在東北的扶持下重回北京之後,曾經致電陳避光,召他回北京擔任海軍部長,可是陳避光權衡利弊沒有同意。畢竟那個時候,黎元洪剛剛回京,外界都盛傳其已經成為馮氏父子的傀儡,陳避光拿不準此去的命運。陳避光本人是非常支援**的,他是不會讓中國最後的海軍力量成為馮氏父子擴張權利的爪牙。再加上馮國璋強勢控制北洋政府,北洋內部的鬥爭愈加激烈,直系皖系相互傾扎。海軍作為一支獨立的力量,反而最為安定。在那種情況下, 陳避光選擇了觀望。
但是現在情況又有所不同了。北洋政府已經成為北洋總督府,皖系力量又全面敗退,直系成為鬥爭的最大贏家,並開始集中所有的力量以圖對抗北京政府。而坐山觀虎鬥的海軍自然成為其關注的重點之一。畢竟北京政府雖然得到了中央正統名號,但所有人都知道北京政府海軍極為羸弱,就像沒有海軍一樣。海防力量幾乎為零。如果直系北洋能夠徹底的掌控民國海軍主力,那在將來和北京政府對抗的時候就有更大的優勢。北京政府控制地區,海防區域大,北京政府有海無防,可以說到處都是漏洞,正是海軍大展神威的時候,馮國璋自然想要掌控海軍。這點不只是他清楚,北京政府同樣也看到了海軍主力的重要,也就是海軍統領陳避光的重要。在這種情況,北京政府在半個月內連續派遣了三波特使秘密會見陳避光。然後再透過黎元洪親筆信的鼓動,陳避光已經非常意動,最終接受了黎元洪的命令,準備率海軍主力北上。
與此同時,北洋總督府致電陳避光,讓其在上海外灘碼頭靠岸,陳避光本人到南京擔任海軍部長。並不斷提高陳避光的職務,還為其在南京準備的大宅,表現出了對陳避光的重視。上海本地北洋政府官員甚至親自前來迎接,整個上海碼頭可以說極為熱鬧。
海軍艦隊在上海碼頭靠岸,開始補充燃料物資,但是卻始終不見海軍統領陳避光的身影,這讓上海總督張韜非常焦急。但是陳避光的旗艦不靠岸他也沒辦法。更何況現在北洋內部進行改組,各地督軍的權利被嚴重消弱,上海又是西方勢力雄厚的地方,上海督軍府也是剛剛設立的,本身就沒有什麼太大的權威,張韜可不是其他省份督軍那樣有資歷又擁有強悍的兵力,在地方上如同土皇帝般的存在。在上海,總督只是個小人物。因此,上海督軍的權利自然不如炙手可熱的海軍部長。畢竟北京政府和陳避光是秘密接洽,北洋內部並沒有得到訊息,因此,張韜對陳避光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督軍,您看,海軍怎麼掉頭了?”上海督軍府的幕僚看著正緩慢掉頭的旗艦,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