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部分(第2/4 頁)
………………………………………………
對於馮庸修改海軍造艦計劃,國防軍高層甚為不解。一向在軍事上強勢的馮庸竟然會親自消減軍事預算,這在國防軍成立以來是從來沒有過的。對於海軍部提出的造艦計劃,蔣百里和蔡鍔也是認可的。兩人雖然都是陸軍出身,但是現在國防軍早已經不是那個只能在陸地上稱雄的地方小部隊,現在的國防軍三百多萬人,囊括了好多先進的兵種,實力愈加強大。國防軍可以自信的說,在陸地上,國防軍不畏懼任何挑戰。但是中國除了是陸上大國,同時還有綿延的海岸線,海域遼闊。海上面對的敵人更多。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需要一支世界級的海軍艦隊來保護國家。而中國海軍雖然是跨越式發展,短短兩年時間就擁有先進國家都未必有的戰列艦,但畢竟發展時間有限,海軍無論是規模還是戰鬥力都無法和那些老牌海軍強國相比。現在的遠東並不平靜,日本海軍稱雄太平洋西部。沙俄太平洋艦隊也在海上分一杯羹,再加上現在世界大戰結束,歐洲強國的力量開始陸續回到遠東,使得遠東的局勢愈加緊張。
新勢力的崛起必然伴隨著利益的再分配,尤其是像中國這樣一個地區性超級大國。在遠東,西方國家的利益相當多。如果不是中國抓住了時機,恐怕根本就難以有現在強勢的中國。國防軍出現的太突然,任何國家都沒有太過重視,而且短時間內就席捲全國。而讓西方國家瞠目的是,遠東唯一的強國日本又因為陸軍軍備相對落後而在陸上交鋒中敗給了中國,從而使得中國在相對平和的環境下快速發展起來。在家上西方戰爭讓從東北興起的國有企業搭上了快速發展的快班車。短短兩年時間,東北的國有企業在茂森商會的帶領下,已經成為實力異常雄厚的大財團。這樣讓新成立的北京政府在財政上也相對寬裕了不少。這也是馮庸能夠帶領中國大踏步前進的重要原因。
剛剛結束戰爭的西方正在進行利益再分配,巴黎和會雖然醜聞百出,讓世界民主人士大失所望。但是不管這些人怎麼反對,巴黎和會還是在按照原本世界的固有版本在前進。英法美三巨頭操縱巴黎和會,篡取了大量的利益,其他在戰爭中蒙受巨大損失的西方小國也能夠憑藉香火情喝些殘湯剩水。像中國這樣最邊緣的參戰國,就只有帶著眼睛觀看的份。哪裡有能力無償獲取利益。但是中國卻又是巴黎和會上收穫最大的。因為英法美在巴黎和會的強勢霸道,引起西方小國的不滿。這些國家本能的想要聯合在一切,以保證自己的利益,而中國則趁機和這些國家較好,並陸續建立外交關係。中國外交部長史悅旺這段時間始終周旋於西方各國的駐地。憑藉犀利的口才和超高的外交手腕,使得中國在這些西方國家元首那裡獲得不少的好感。同時史悅旺也像個散財童子一樣大把的撒錢,將這些戰勝國從戰敗國哪裡強行掠奪來的工業裝置,技術資料買下,然後批次運往亞洲。
中國人的大胃口引起了日本人的警惕。日本外交部長也不斷的行動,到處宣揚中國威脅論。但是這個時代畢竟不是原本的二十一世紀,日本也不是世界霸主老美,哪裡能夠左右西方諸國的決議。再加上英法美也樂於看到遠東兩個上檔次的強國相鬥。對於英法美來說,如果遠東也爆發世界大戰才是最好的,這樣他們就能夠藉助遠東的戰爭來擺脫國內因為戰爭幾乎崩潰的經濟。…;
在這種微妙的關係下,中國的外交行動簡直如魚得水。西方這種默許的態度本意是要先扶持中國,讓中古有和日本抗衡的能力,然後在跳動兩國的關係,最好能夠讓其爆發戰爭,讓這兩個國際同時走向衰弱,那樣西方的殖民體系才能繼續在遠東存在,並獲得更大的利益。但是他們不會想到,今天的默許會在短短几十年的時間內滋生出一個讓世界顫慄的超級大國。
在西方碼頭,到處都是前往中國的商船,更讓人們驚訝的是,在西方世界竟然出現了大批懸掛中國國旗航行的大商隊,最醒目的是船隊外圍有兩艘中國海軍巡洋艦護航。這種現象還在西方世界引發了一小波浪潮。只是並沒有引起世界高層注意。
中國戰列艦的下水他們已經知道了,而且也已經知道中國和西班牙合作生產的事實,這讓地方對西班牙這個沒落的海軍強國重視了不少,也客觀上承認中國海軍已經有些實力,再加上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人心思安,西方世界也不會無故挑起爭端難為中國。而且隨著中國海軍出海護航,中國商船終於可以堂堂正正的打出金色龍旗。戰列艦不但給了中國海軍信心,還同樣給了中國商人信心。
這半年來,大量商船將西方的工業裝置送到中國來。在政府的規劃下,在沿海各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