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部分(第3/4 頁)
話題,始終關注世界局勢的馮德麟也大體能夠猜到。
紅色問題已經不可避免,這是這段時間西方非常熱門的話題。對於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來說,紅色社會*主義就是異教徒,是顛覆資本主義民主的蛀蟲。因此,當年紅色思想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手中誕生之後,就遭到德國當局的打壓。兩位紅色思想的偉大導師不得不離開國內避難。後來的巴黎公社運動又差點顛覆法國社會。對當時的法國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西方對於紅色敏感也可以理解。更何況沙俄作為世界上最大國家,人口眾多。生存環境雖然惡劣,但對適應了的俄國人來說卻也是天然的保護屏障。歷史上一統歐洲的人傑拿破崙都在沙俄的身上吃了大虧。如果沙俄被紅色政權掌控,那將是世界動亂的根源。
所以,巴黎和會一結束,西方諸國就開始討論如何幫助沙皇政府鎮壓紅色革命。而中國因為大面積和沙俄接壤,自然是接觸沙俄的最前沿,所以被邀請前來。
這次秘密會議同樣是在巴黎的凡爾賽宮,只是會議人數減少了,氣氛也沒有原來那麼的劍拔弩張。沙俄境內紅色力量雖然增長迅速,但還遠沒有到動搖沙俄根基的程度。西方國家如此大張旗鼓的行動,無外乎是想要找到一個插手沙俄內政的藉口。畢竟沙皇的固執也是出了名的。俄羅斯人非常排外,如果沒有沙俄內部勢力的邀請,西方諸國貿然插手,反而會將沙俄民間勢力推向紅色政權。…;
“諸位,紅色政權已經影響到世界的安定。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世界需要和平,作為世界民主國家的表率,我們絕對不能允許紅色這樣的動亂根源存在。我們已經聯絡沙皇政府,正在和沙皇政府交涉。沙皇已經派出使臣前來,不久就可到達。對於紅色問題,諸位有什麼建議。”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率先開口道。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雖然是主要參戰國,損失兵力不少,但是英國本土卻並沒有遭到戰爭破壞,工業基礎完好無損,在加上作為戰勝國,世界殖民地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美國雖然藉助世界大戰大發戰爭財,但影響力和英國相比還是想去甚遠。美國在巴黎和會上獲得的最大利益就是西方“門戶開放”政策的透過,使得美國資本能夠大量進入西方,擴大影響力。就算是這樣,英國的影響力還是遠遠超過美國,“日不落帝國”威名依舊在。因此,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當仁不讓的主持會議,並以老大哥自居。
“俄**隊在之前的戰爭中損失很大。俄國雖然換上老將統兵,但是俄軍戰鬥力很差,在多次和紅色叛軍的較量中處於下風。而紅色思想蔓延最大危機就他們極為善於蠱惑人心。這半年來沙皇政府對聖彼得堡地區進行了十幾次絞殺,紅色軍隊不但沒有被剿滅,反而壯大了一倍有餘。影響力也從地方區域擴充套件到沙俄全國。有越來越多的俄國人心向紅色政權,這樣下去,不出兩年,整個沙俄就將變成紅色國度。我認為我們資本主義國家應該聯合起來,幫助沙皇政府剿滅紅色政權,維護資本主義法統。”法國總理克列孟梭甕聲甕氣的說道。這位七十多歲的法國老總理在經歷了半年多高強度的巴黎和會扯皮之後,依然虎威陣陣的活躍在這次會議上,不愧是有“老虎總理”的外號。
“沙皇政府肯定不會同意我們出兵干涉的。而且目前的情況也不需要我們出兵,我們只需要資助一些武器裝備,增強沙俄政府的力量就可以了。”美國總統威爾遜說道。這次會議,最不想開的就是他了。因為美國人想將沙俄內部的戰爭當做一戰的延續,以維持美**工產業的發展。現在紅色勢力越來越強,也讓美國資本力量進入沙俄境內。俄國國土遼闊,資源豐富,如果美國能夠獲得一些礦產的開採權,那對美國來說絕對是巨大的利潤。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算紅色真的蔓延到整個沙俄境內,對美國也沒有什麼威脅,畢竟美國本土在北美洲,和沙俄勢力中心東歐相距甚遠。當然,這也和現階段的美國沒有霸權思想有關係,如果是後世已經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美國,恐怕早就出兵了。搞不好連無能的沙皇政府都會順手幹掉。
“我們大日本帝國處於遠東,雖然和俄國接壤,但是俄國遠東總督所在地風平浪靜,我們大日本帝國就算有心相助,也是鞭長莫及。”日本外相平野一郎開口道。日本首相寺內正毅早在三月份就已經離開巴黎。畢竟作為日本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在沒有什麼利益的情況下長久滯留於西方沒有任何意義。不過為了顧全大國的面子,日本代表團依然留下了外相這個重量級人物坐鎮。
對於沙俄的紅色問題,平野一郎早已經徵詢過國內的意見。但是無論是天皇還是軍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