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部分(第1/4 頁)
(4)不得組織空軍。
(5)不得進出口武器。
(6)不得生產、儲存化學武器。
(7)為了限制接受軍事訓練的人數,廢除徵兵制,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長到12年、軍官25年,且軍官員額不得超過4;000人。
第三,戰爭責任
(1)德國必須承認全部戰爭責任,承認對協約國平民犯罪。
(2)前德皇威廉二世被審判為戰爭罪首犯。
(3)部分德軍被審判犯有戰爭罪,其中一些被判處死刑。
第四,戰爭賠償
根據協約國賠償委員會決定,德國共需賠償2260億馬克(約合113億英鎊)且以黃金支付。
凡爾賽條約內容在美國曝光之後,引起了美國民間的強烈不滿。很多美國人認為凡爾賽和約簡直是**裸的搶劫行為,2260億馬克,就算以德國戰前最巔峰的經濟狀態,沒有一百年也還不清。在美國人心中,美國參加一戰,是為了守護正義,維護世界和平。威爾遜總統提出的十四條民主建議更是深入人心。但是結果卻完全相反,美國反而成為這場世界最大搶劫的主持者之一,一時間,美國民間反對聲浪不斷。威爾遜總統的民間支援率大幅度降低。美國眾議院對於此事也頗有微詞,而且最終在對於美國是否簽署凡爾賽和約問題,眾議院也以多說票反對而沒有透過。
為了應對國內民主人士的壓力,威爾遜總統不得不承諾美國放棄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但是之前商量好的好處,美國是絲毫不會放棄的。畢竟國家與國家之間還是**裸的利益關係。民主和文明更多是壟斷和**披著的外衣。…;
第二個明確拒絕在凡爾賽合約上簽字的是中國代表團。中國政府以條約不符合中國民國的利益為理由,放棄在合約上簽字。同時,馮德麟代表中國政府訪問柏林,並明確表示中國將對德國放棄戰勝國的身份。願意以平等國的身份和德國建交。
中國代表團伸出的橄欖枝很快取得成效。瞭解了凡爾賽和約之後的德國魏瑪共和國早已沒有原來對協約國的恭順。因為凡爾賽和約遲遲不能解決,協約國大軍始終沒有在德國土地上撤離,這些戰勝國大兵在德國境內耀武揚威,對德國社會造成了巨大破壞。而且因為協約國大軍的封鎖,德國工業體系大部分處於停產狀態。最先進的工業機器裝置被英法美三國瓜分不少。基礎工業更是被中國買走超過三成。不要小看這三成,這可是整個德國的工業體系,相比於工業裝置的流失,以德國的工業能力不是不能夠承受,最讓德國人難以忍受的是戰勝國士兵對於德國民眾的傲慢。日耳曼民族是個自尊心很強的民族,而且自從普魯士王國建立以後,德國一直以強硬的形態屹立在歐洲大陸上,日耳曼民族更是近代西方有數的強大民族,日耳曼人早已經習慣了世界一級公民的身份。現在身份地位的劇烈反差,讓德國民眾開始思念威廉皇帝統治時期。當時的德國雖然是帝制,民間賦稅壓力不小,但是德國卻是世界一流強國,德國人無論走到哪個國家都會受到尊重。
在這種複雜思想的影響下,原本支援民主革命黨的德國民眾紛紛放棄,各種各樣的黨派在德國興起。各種思想蔓延引發了劇烈的動盪。可以說德國已經具備了納粹黨出現的土壤。
說實話,對於中國,德國人在戰前是非常陌生的。畢竟中國只是遠東偏弱的大國,在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什麼影響力,或許德國境內有不少的華人留學生和華僑。但是這些卻並不能代表中國。但是在德國投降之後,尤其是在凡爾賽和約簽訂的這半年時間內,德國幾乎人人都知道中國的存在。中國代表團人員深入德國方方面面,以彬彬有禮的態度和德國官員交涉,以完全合理價格購買德國工業裝置。雖然很多德國的工業裝置是在協約國駐防大軍的主導下賣給中國的,但是德國人卻沒有將仇恨放在中國人身上。畢竟中國政府的行為是完全的商業行為,不存在欺凌和詐騙。而且中國政府表現出來的財雄勢大也引起德國政府和民眾的側目。他們想不清楚中國這樣一個剛獨立的國家為何會有如此雄厚的財力。現在凡爾賽條約內容傳遍德國全境,德國民間彷彿就像一座火山,強大的壓力化為無邊的仇恨,被德國人深深的埋在心底。社會不滿加劇了各種危險思想的衍生,只是這些都沒有被那些歡天喜地在巴黎分贓的協約國大佬看到。
中國在這個時候提出放棄戰勝國的身份,雖然對德國目前的處境沒有絲毫改變。但這明確表明了一種態度,一種對德國的尊重。而且作為第一個這麼做的國家,中國除了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