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部分(第2/4 頁)
當然,不管張孝準做的多好,對他多麼忠心,北洋這方勢力將來還是要交到太子的手中。為了北洋,馮國璋會扶持張孝準,但卻不會真的讓他威脅到曹錕的地位。因此,對於張孝準的電報,馮國璋感到難以決斷。新軍已經八萬人了,在加上其在安徽的影響力,已經非常強大了。以張孝準的能力,已經出現尾大不掉之勢。如果在繼續加強下去,就真的在北洋中扶持出一方新的勢力。…;
張孝準是日本留學生,日本和北洋總督府現在表現的很親密,日本人越來越多的“退役軍人”擔任北洋新軍教官。同時日本派遣到北洋的軍事顧問團代表和張孝準是陸士同學,兩人交往密切。這些都讓張孝準在馮國璋這裡丟掉了不少印象分。張孝準的能力馮國璋非常欣賞,否則也不會力挺他上位。但是對於他和日本人的親密接觸讓馮國璋很不舒服。現在的北洋接受日本人的援助,那是為了對抗北京。馮國璋要謀求北洋長存,日本要看到中國動亂,有勢力來牽制和消弱北京。雙方一拍即合,雙方之間的親密合作其實只是相互利用罷了。在本心上,馮國璋是抵制日本的。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不斷的支援北洋,北洋總督府絲毫沒有出賣國家利益來“表示表示”的原因。
基於這些原因,馮國璋電告張孝準,讓其可以在皖北自由募集兩萬士兵,將兵力擴充到十萬人。同時,馮國璋督促財政部向張孝準的部隊加撥一批軍事物資和餉銀,用來安撫張孝準。
在北洋內部忙於調整軍事部署,層層阻擊東北軍的時候,東北軍各部隊勢如破竹,在短時間內攻下數個縣城,北洋軍雖然不能說一觸即潰,但是其敗退的速度依然讓人瞠目。
國防軍四路大軍,前進速度最慢的就是第一集團軍,因為他們的對手是吳佩孚,而且吳佩孚的指揮部就在洛陽,距離和黃河不遠,因此,在洛陽周邊地區,北洋兵力異常雄厚。國防軍過河之後,前進速度減慢,行軍作戰異常謹慎,就算是這樣,北洋的防線依然一道一道的被國防軍突破。國防軍第一集團軍以無可抵擋的銳氣兵臨洛陽城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
第五百一十五章 洛陽之戰
(12點)
第三更 球訂閱 求推薦收藏
洛陽古城,滿清之後,還保留著古色古香之意。自從上次國防軍佔據河南領土,兵臨黃河沿岸之後,河南省會從洛陽遷移到鄭州,讓洛陽的繁華受到嚴重影響。再加上後來吳佩孚將指揮部設立在洛陽,明眼人都知道,恐怕是要打仗了。因此,有些關係的人都已經提前逃離了這裡,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老百姓自有儲存自身之道。當然,也有人心存僥倖,認為北洋和北京政府短時間內打不起來。在這種想法下,他們依然留在洛陽。但是現在國防軍動手了。幾十萬大軍越過黃河,產生的震動足以讓洛陽古都都震顫起來。所有心存僥倖的人也在第一時間逃離,可以說,在國防軍渡過黃河再到兵臨洛陽城下這兩天,整個洛陽城已經從一箇中部重鎮變為一座空城。
面對這種情況,吳佩孚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以洛陽古都為陣地,將其改造成一座戰陣要塞。
洛陽城擁有雄厚的城牆,當然,這些城牆都是在滿清時代建造加固的。進入民國後,城牆的作用有所下降,隨著洛陽城的擴大,城牆周圍出現了不少的民居。吳佩孚將指揮部設立在洛陽之後,就讓人清理這些民居,還原城牆的守衛作用,並對城牆開始整修加固。在將洛陽改造為要塞之後,吳佩孚更是讓人將城牆周圍民居全部推倒,將厚重的牆體顯露出來。
國防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吳佩孚的指揮部已經從洛陽城中撤離,同時堵塞周圍要道。讓國防軍不得不正面硬抗這洛陽古城厚重的城牆。當然,除非國防軍掉頭從其他方向進攻,否則其必然要先攻破洛陽。但是國防軍第一集團軍會撤離嗎?答案當然不是,他們的主要作戰任務就是死死的纏住的吳佩孚,讓他的主力不能阻攔其他部隊的作戰。
第一集團軍的指揮部設立在距離洛陽城五公里的一處山坳中。
一身戎裝的胡景翼散發出勃勃英姿。說實話,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馮少帥竟然對其這麼看重,親自點將讓自己擔任國防軍第一集團軍的司令。要知道,第一集團軍可是包含國防軍第一軍,精銳兵力十萬人,輔助兵力近二十萬人的大規模的戰爭集團。這樣一個戰爭集團,一下子交到自己的手中,讓胡景翼大為惶恐了一陣。他胡景翼從從軍以來,真正率軍作戰的的規模只有一個團兩千多人。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