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攜俠氣與英俊一身的男子正站在眼前,他見我看他,微微一笑,問道,“感覺可好些了??”,見他問我,我回道,“是你救了我??”,見我問他,他微微一笑,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他的笑,怎麼看都是苦澀的,回我說,“手上有傷,你好好休息,明日,我再來看你”,我還未開口跟他道謝,他已經起身離去。
第十四章 家仇
不知道為什麼?我來到這裡這幾天裡,他從未問及我家住何處?姓甚名誰??放佛他對我的一切瞭如指掌又漠不關心。
每每來看我時,只是簡單問候卻絕不多呆,我起初以為是他們眼中的男女授受不親的教條才會如此,後來漸漸我發現,不是這樣的,他甚至從未告訴過我,他的名字。
也未告訴我府中是否還有他人?至少我在這裡的幾天裡,除了他自己,就是幾個丫頭婆子以及管家,奴才,旁人我從未見過、
向丫頭打聽才知道,他的全名叫張琪之,國公亦是他的官晦,又是府邸名稱,而家父,則是赫赫有名的國相張廷玉。
張廷玉為官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清流美譽響徹古今。
想來他在張廷玉身邊多年,對於張廷玉的清廉應該是耳讀目染才對,可是張琪之為人神秘,從不輕易洩露自己的身份,就連關心都是吝嗇的不過三句。
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對於胤禛而言,是敵是友呢?
我有心,想找人帶信給胤禛,告訴他我現在平安無事,可是又怕此舉給他惹來麻煩,只好靜靜等待時機,能夠早日回到雍王府,回到姐姐身邊。
第七日
雖已午時,雖然是漫天細雨,可天暗的好似要塌下來。我獨自一人執傘走在,國公府的長廊裡,放佛只能聽到雨水拍打地面的聲音。
如此寂靜,我放佛自己是置身在一個久無人居的老宅裡,能與我並肩的只有長廊外,不停閃過的盆景兒,我一直在想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願意如此感受寂寞?與冷清?
沿著長廊一直往前走,有一座涼亭嵌在正中,是可以供人休息喝茶的地方,這裡本該是供人歡雀的地方,我卻看到了張琪之孤身一人,立在亭下,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如此出神,就連亭延上的雨水落了自己一身,都未察覺,我走進他,發覺他的長袍已然被雨水打溼,就連臉頰上也不例外。
許是他覺察出我在看他,回眸處,我竟發現他的眼鏡通紅,我卻再也分不清他臉頰上的是淚水還是雨水????
從未見一個男子如此落寞,心中有些不安,可是他的樣子卻讓心心疼不已,我自身上扯下手帕遞給他,他安靜的接過手帕,望著天空,半響說道,“我父親就是十多年前的杭州知府李君亦”。
我微楞不知道他會跟我說這些,可是為什麼提及自己的父親他的臉色卻還不及剛剛好看,又說道,“當年胤禛與胤祥奉命前往杭州調查運河貪汙案,我父親管轄的柳州府內出現命案,有人指證我父親與京中大官勾結殺人滅口,胤禛與胤祥以緝拿為由,將我父親羈押收監,父親一生為人正直,怎麼受得了這樣的冤屈,在他含冤入獄後不久,便生了場重病,死在了獄中”。
他話至此處,我卻覺得心間轟隆隆一個驚雷,連呼吸都跟不上節奏???他不理會我的反應,立在亭下任由雨水拍打自己的身子,又道,“族中長輩知道後,不但不為父親伸冤,反而落井下石,在父親出殯那天,集體到我家中,不許父親入祖陵安葬,要挾我額娘立即帶著我父親與我離開杭州,我額娘為了我阿瑪能順利入葬,一頭碰死在了我阿瑪的棺材上一命嗚呼”,他的眼淚,放佛是灼傷我心的一劑**,為什麼???我從未想過有一天我要面對這樣的事情??更何況,這樣的事情,起因是因為胤禛?????
“他們甚至連我也不放過,將我的名字在族譜中除名,並將我趕到大街上乞討,日夜遭人唾棄”,他哽咽著,放佛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打擾他,放佛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的生物都在為他的童年而痛心,他停頓下來不願在多說。
放佛在想一下自己的過去,心就要停掉的痛惜,他目光呆滯的癱坐在涼亭下的石凳上,看著他這樣難過,我不知道如何安慰他,更不願意承認這件事真的與胤禛有關,可是對於他的以後,卻很想得知,我問道,“後來呢??”。
張琪之長嘆道,“後來因為義父張廷玉與家父是多年世交,他在得知此事後,親自到杭州找到我將我收為義子,帶回京中親自撫養”,“並且改了名諱”,不知道他想到了什麼,眸中瞬間充滿恨意,“我雖在京中得義父義母百般呵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