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3/4 頁)
防男的,也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雲貴巡畢,一行人繞了一圈,康熙舍了鑾駕,輕裝簡行,只帶了兩名近侍,十幾名侍衛,張廷玉,加上胤禛胤禩二人,便往臺莊、清口方向而去。
眾人見老爺子上了年紀,怕路上出了差錯,不由相勸,可康熙這兩年身體好了些,精神矍鑠,加上包養得當,望之不過四十出頭,自然不肯認老,胤禛等人無奈,只得愈發小心翼翼。
一路無事,到了清口,卻突然下起滂沱大雨,雨勢甚大,一連兩天,道路泥濘一片,寸步難行,那會兒康熙等人正走在郊外野地,也無處躲避,只好避入一戶農家。
這戶農家只得三口人,老大娘王氏與她兒子兒媳,王氏的丈夫早死,一個人拉扯著孩子長大,王山只得每日進山裡獵些野獸皮毛,砍柴採藥,至附近村子裡的集市賣點小錢,王家實在太窮,本來也娶不上媳婦,前些年這裡遭災,許多人流離失所,連口飯都吃不起,王山去集市恰好見小王氏在賣身葬父,便賤價買了她回家當媳婦。
小王氏年約二十,一臉黝黑,性情卻極羞澀,見康熙一行借宿在此,也不常露面,每日只是煮了東西讓王山或王大娘送過來,自己多半躲在屋子裡。
這裡只有三間房,為了騰出地方讓康熙他們住,王氏一家只住了一間,康熙獨佔了一件,胤禛胤禩與李光地一間,餘下的侍衛們只能在屋外搭個小草棚避雨歇息。
外面的雨一直在下,豆大的雨滴噼啪作響,下得人心裡煩悶。
梁九功站在門口屋簷下,發愁地望著灰濛濛的天。
康熙卻正在屋裡,與王氏聊天。
胤禛、胤禩站在一旁聽著。
此處已經是江南地界,康熙便問起民風吏治,王大娘雖然沒見過什麼世面,也知眼前這人看上去就像個大人物,免不了心生敬畏,卻見他如此平易近人,連借宿也給足報酬,自然愈發熱情,絮絮叨叨說了一些,末了才嘆了口氣道:“艾老爺,你們穿得這般好,在這裡也就罷了,若是真如方才所說,還要去福建那邊,可得小心些,聽說那裡的賊特別多,而且專門挑大官和有錢人家下手。”
“什麼賊?”康熙一愣。
王山正好端著東西走進來,聞言接道:“娘,不是賊,他們是叫……叫什麼天地會。”
南 巡(二)
天地會源於福建,明朝覆滅之後,分佈各地擁護前明的人慢慢集結起來,匯聚成一股不小的勢力,是為天地會。天地會中人蛇混雜,三教九流廝混其中,既有江湖人,也有販夫走卒,多因當年清軍入關,揚州三日,嘉定三屠,令東南一帶百姓對其恨之入骨,天地會也在這一帶順勢發展壯大,到了這幾年,已經遍佈東南各省。
他們雖還不敢公然與朝廷作對,但是私底下的小動作也從來沒有停止過,許多前明降臣掌管地方時,就曾遭遇過天地會中人的暗殺,官府自然對此深惡痛絕,多年下來,也抓過處死過不少人,因此每回康熙南巡,隨行官員無不戰戰兢兢,生怕被反賊鑽了空子。
康熙一聽天地會,眉頭就下意識一皺。
“竟然如此猖狂?”
王氏搖搖頭道:“哎喲,您這就不知道了,從前他們打著推翻朝廷的旗號,專門殺些大官,您說,這官兒有壞的,總也有好的吧,像從前那位叫於,於……”
“于成龍。”兒子王山接道。
“對對!”王氏忙點頭道:“就是那個於大人,還有一個施青天,施世綸,都是好官。”
見康熙面露贊同之色,她又嘆道:“但是這些天地會的人,可不分青紅皂白,只要是官,越大越好,他們就殺,這鎮上前些年有戶人家姓許的,樂善好施,每年都會挨家挨戶地派米,我們王家也受過他們的恩惠,可三年前,許家老爺突然就被人給殺了,許家上上下下二十來口人,除了些做粗活的僕人之外,沒有一個活口,聽說就是天地會的人做的,真是造孽啊!”
“娘!”王山生怕她禍從口出,忙制止道。
康熙挑眉。“難道官府就沒過問嗎?”
“怎麼沒有,派人去查了,可也抓不到,後來案子也就沉下去了。”王山說完,又有些赧然。“俺們娘倆多嘴了,還請您不要見怪。”
康熙沒有說話,似乎在思忖什麼,胤禩便笑道:“王大哥見外了,我們在這裡吃你們的,住你們的,還有掌故聽,怎麼會見怪,只是這天地會,說得神乎其神,像許家那樣稍微富庶一點的人家就要被劫殺,那江南一帶的行商富戶,不都得成天提心吊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