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榴彈扔出,擋住了衝鋒的鬼子。鬼子有負傷的,但仍跪在地上堅持射擊。這次排子手榴彈最大的收穫是炸傷了鬼子的機槍手,使得他的機槍老是打高。
第一輛車上有一個鬼子堅持不下車,很沉穩地射擊,三八大蓋的槍聲也顯得特別脆,他幾乎是一槍就能打倒一個保安團的兵。王達禮急了,大喊給我一枝步槍,旁邊的一個士兵急忙遞他一枝,他一看,準星都磨禿了,急忙說,這玩意兒不行,給我一枝好點的,第二枝槍遞過來,王達禮說這還湊乎,他不急不忙端起槍,叭的一聲,車上鬼子的脖子下邊流出一股血。人也慢慢倒在了一邊。這一下,保安團士氣大振。
雙方僵持下來,鬼子若要衝,一是要爬河堤,二是要挨手榴彈;王達禮的保安團也不敢衝,鬼子畢竟火力強。就這樣僵著的時候。第一輛被炸燬的鬼子汽車一下著起火來,火越燒越大,車上的彈藥開始爆炸,被王達禮打死的那個鬼子被炸成了兩截,上半身子就掛在車廂上。鬼子們開始亂了起來,幾個膽大的保安團的弟兄,趁亂跑過去撿了幾枝三八大蓋和幾個甜瓜手榴彈,有一個沒撈著槍就撿了個鋼盔。
“見好就收吧……”王達禮跟丁老三一商量,一聲哨響,保安團趁亂撤離了戰場。
。。。。。。
第三部分
第21章
沂蒙縣抗日第一槍(2)
畢竟是第一次作戰,撤退時沒有來得及撤下自己的傷員,這樣,除了三個被打死的保安團士兵外,還有四個傷員被日軍抓去了。另一個被抓計程車兵卻是給嚇暈的,他一槍未放也沒傷一點皮,但卻硬是昏了過去。事後,也數他死得最慘,讓日本兵一刀一刀給刺死了。
這次戰鬥共打死日軍4名,打傷9名。第二天下午,日軍在沂蒙教堂前的空地上舉行隆重的火化儀式,4名被打死的小鬼子的骨灰裝進了精美的骨灰盒裡,然後運到濟南,再統一運回國內(但以後隨著鬼子傷亡劇增,就顧不得這麼講究了)。
第二天一大早,麻田便氣急敗壞地帶領50多個鬼子,開赴二十里溝,但走到一看,傻眼了,這兒不靠村莊,只好氣急敗壞地又趕了回來。說到這兒我必須介紹一個歷史的真實:當時的日軍規定,哪個村莊發生了“武裝抵抗和襲撓日軍的行為,大日本皇軍就要對哪兒發動報復”。可這次襲擊的地點附近並沒有村莊。所以,麻田少佐只好氣哼哼地回去了。
但被俘的保安團傷員和那個被嚇昏計程車兵卻倒了血黴。日軍將他們五人綁在教堂前的大樹下,扒下上衣,硬硬凍了一整天。這期間,不時的有日本兵過來對他們進行暴打。麻田少佐還專門集合起中國的老百姓,圍在教堂前觀看。
其間,詹姆斯神父曾以“詹會長”的身份跟麻田進行過交涉,說:“根據日內瓦公約,貴國應善待對方的傷員,不應虐待俘虜,這太不人道了。”
麻田居然也有理由:“你別往(忘)了,詹姆斯先生,中日兩國並沒有宣戰,從盧溝橋事變到後來的淞滬事變(即淞滬會戰),我們兩國都沒有宣戰。沒有宣戰就不是戰爭狀態,不是戰爭狀態就沒有必要遵守日拿(內)瓦公約。”
“那……那我不幹這維持會了,我辭職,我抗議。”詹姆斯吼道。
麻田口氣很硬:“你不幹也不行。你幹得聽(挺)好,我們很滿意……”
麻田對詹姆斯的組織能力的確很欣賞。前些天,讓他組織徵集20頭小毛驢運送糧食,他竟在半天內就辦好了。當然,也許是日軍條件優厚的緣故:徵用三天,管吃管喝,完成任務後,一人一塊現大洋。是由那位40多歲的老鬼子發的(後來,人們知道了這個老鬼子名叫秋仁正男,這老傢伙居然在沂蒙縣待到了1953年!想知道怎麼回事嗎?請慢慢看)。
被折磨得半死的4名中國傷員一律被槍決。日本兵射擊的時候,槍就抵在腦門上,三八槍衝力大,4個人的頭蓋骨全被掀開了。被強迫觀看的中國老百姓哭得昏天黑地。最慘的就是那個被嚇昏計程車兵,他是被十幾個鬼子一人一刺刀給活活刺死的。每刺一刀,那個可憐計程車兵便喊一聲:“俺的娘呀……”剌一刀,喊一聲,十幾刀後就沒了動靜了。
。。。。。。
王達禮的保安團打的這一仗,極大地鼓舞了沂蒙人民的抗日熱情。王達禮把隊伍拉進老山裡進行休整的時候,山裡的老百姓自動組織起來“勞軍”,這家下麵條,那家包餃子,村裡還殺了一口豬,別的村還有殺羊的。王達禮被傳成了神槍手,被說成是一槍就穿了那個小鬼子,脖子上的血洞有雞蛋那麼粗。保安團計程車兵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