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頁)
沒想到,今天老三尾隨進了自己家……
當繞彎第一棍落在老三的後背上時,老三嘴裡正含著窩頭的另一半,一半已被他吞嚥下肚了。捱了一棍後,老三本能地站起,嘴裡嗚嗚地哀求著:“哥呀,親爹呀……”
但繞彎完全不顧這些,他吼叫著:“快還給俺……”伸手就去摳老三嘴裡的窩窩頭。這一摳不要緊,食指伸到了老三的嘴裡,這個時候的老三是抱定寧肯丟命也不丟食的信念,只見他一使勁,咔嚓一聲,繞彎的食指被咬下了一截。
“哎呀,俺的娘啊……”繞彎一聲慘叫,一下蹲在了地上。老三趁機拔腿就跑。一路狂奔,一路狂吞。還沒到家,兩個窩窩頭,連同哥哥的一段手指一塊下了肚。
自此,兄弟徹底反目。直到今天,兩家後人還互不來往(繞彎已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病故,老三還健在。但只要見了哥哥家的人便低頭繞開)。
漸漸地,鄰村裡死人越來越多。但那時,死了人不能說:“又死了XX個”,只能說是“死了XX個”。
一開始,死去的人還是要埋的,為了埋死人,只好獎勵活人。因為你不獎勵就沒人願埋。就是想埋,也沒勁兒埋。怎麼辦,公社做了規定,凡埋一個死人者獎勵雜麵煎餅一個、小鹹菜一塊。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人們紛紛為了一個煎餅而奮勇報名。以至於埋屍成了一項很光榮、很實惠的工作。至少,這張剪餅可以保證你活到明天。
有時,為得到一張煎餅,人們不得不幹出傷天害理的事情來。關家橋埋屍隊在將一個人抬到村外時,發現這人還有一口氣。埋,還是不埋?埋吧,人還沒死,不埋吧,這一張煎餅就沒了。
“乾脆還是埋……”
“顧不得這麼多了……”
“抬回去也是死。”
埋屍隊的人意見竟空前一致!最後,這個還沒嚥氣的人就被活埋了。
再過了一段日子,乾脆連埋也不埋了。很多人就直接死在了自己的家裡。那時,村裡村外、屋前屋後、坑上坑下到處是餓死的人。用赤地千里,餓殍遍地來形容是一點也不過分。
這時,在大右派季風的身上也發生了一件事。這天,他收到了已經回濟南的“路右派”寄來的一張包裹單,上寫糕點兩斤。原來,路琴對於季風將回城的名額讓給自己,一直牢記在心,總想報答,就在這最飢餓的時候,給他寄來了兩斤糕點。這無疑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季風收到包裹單後高興得像個孩子,立馬就找到我爺爺,要他和他一起去公社郵電所去取。
我爺爺知道季風的真正意圖,是讓他和他一塊來分享這些糕點。我爺爺便找藉口不去。
季風的執拗勁又上來了:“瞧不起我是不?你再說你不去……”
“好好好,我去,我去……”我爺爺只好答應了。
兩人興沖沖來到郵電所。由於飢餓的緣故,兩人都出了一層虛汗,但兩人拿到包裹以後,呆了,小木盒顯然撬開過。開啟一看,裡邊還剩下兩塊糕點!
季風與我爺爺面面相覷,誰也沒說什麼,儘管只剩下了兩塊。四元錢的取包費照付。付完錢,開啟包裹,兩人馬上來了個二一添作五。
包裹被撬已經成了歷史之謎,是在濟南就被撬了,還是在郵路上,還是到了關家橋以後,恐怕誰也查不出來了。
但這事卻提醒了我爺爺,我爺爺馬上找到穆蛋、穆三胖,說季同志是個文化人,是國家的有用之材,不能在咱手裡出個閃失,得想個辦法。最後,穆蛋出了個主意,讓他替剛剛撐死的李柺子餵羊。因為餵羊可以……
第五部分
第50章
飢寒起盜心,兄弟盡鬩牆(2)
更愚蠢的是當時還有個混蛋透頂的死政策:寧可餓死,也不準逃荒。上邊還提出了這樣一個口號“寧死一百九十九,衛星紅旗不丟手”。認為逃荒是給社會主義抹黑,是給共產黨丟人!
於是,縣裡抽調大批基幹民兵,荷槍實彈地守住沂蒙縣的大小路口,嚴禁老百姓逃荒。
這下穆三胖的蘇制五一式步槍終於派上了用場。他帶著村裡的基幹民兵守在關家橋村的西頭,凡是進城的老百姓都要審上幾審,尤其是一家三口以上的。
不久,穆三胖的這支步槍又押解了一個人。這個人之所以被押解就因為說了一句話。而這句話不過是個處方,而這個處方不過是兩個字:糧食。
說這話的人是關家橋的一個老中醫,一生老老實實,兢兢業業,奉行的是“懸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