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2/4 頁)
更何況四周都是聚集過來的印度洋艦隊的戰艦,當一艘艘戰艦靠近,所有的英國人都很主動的投降了。
泡在海里可不舒服,擁擠的小艇也不舒服,被救上戰艦的英國水兵,都很自覺的蹲在甲板上,雙手抱頭。
其中有小部分的英國水兵,已經不是第一次投降了,當他們再次踏上紅警戰艦的甲板,內心中的苦澀可想而知。
當大衛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正躺在敵人戰列艦的甲板上,看著身邊一群如落湯雞的同僚,他的腦袋又是一陣劇痛,然後又暈了。
黑暗中的海面上,駛來了幾艘補給船,將這些戰艦上的俘虜一個個帶走之後,艦隊這才繼續前進。
黑暗中,不少英國水兵也發現,在艦隊後方出現了許多船隻,並不是軍艦,更像是那些大型的商船,已經有聰明的英國人想到了運兵船了。
然而他們現在什麼也做不了,有遠見的英國人內心希望,那些陸軍已經做好面對進攻的準備了。
艦隊被攻擊,已經第一時間向印度發去了戰爭的警報,然而英國人不知道的是,這封電報印度根本沒有收到,電報訊號早已經被電子艦船攔截了下來。
第155章 多線作戰(為盟主“血色流觴”十更完成)
ps:又是十更,這個月華麗第三次十更了,平時每天也都是五更,誠意滿滿的求月票、打賞、推薦票。
孟加拉灣海戰結束的第二天早上,樊奕澤一睜開眼睛就看到放在桌子上的戰報。
姬風鈴並沒有讓樊奕澤失望,以十分快的速度,並在己方優勢速度下,將英國遠東艦隊的主力戰艦全都消滅了。
消滅了英國遠東艦隊,等英國人從新從本土派遣艦隊過來,那最少是兩三個月之後了,就算英國的那些萬噸左右的戰艦能夠直接透過蘇伊士運河過來,但也無濟於事。
沒有了戰列艦,英國根本無法掌握制海權,而樊奕澤的偷襲,也徹底打破了英國人的和平。
想當初,英國還是主動招惹樊奕澤,現在樊奕澤並不打算就這樣放過英國。
他需要用英國的殖民地來完成基地的任務,其他什麼仁義道德,都是虛的。
戰爭需要理由嗎?
不,戰爭並不需要理由,絕大部分主動發起戰爭的理由,都只是用來掩蓋罪惡的目的。
樊奕澤並沒有給這一場戰爭找一個合適的理由,因為根本不需要。
如果樊奕澤打算慢慢的發展,好好的在這個世界發展個幾十年,那肯定會給自己的行動找一個合適的理由。
當然,對全球霸主發動戰爭,也不需要特地找理由,隨便都有一大堆,英國打下了全球最大殖民帝國,站在一個受害者,一個受害民族的角度上,多得是理由對英國人發動戰爭。
“海軍陸戰隊是否在孟加拉省登陸?”
吃完早餐,樊奕澤便對管家問道。
“目前並沒有最新的訊息傳來,按照計劃的時間,登陸戰已經開始,可能是戰鬥還沒有結束。”
樊奕澤聞言,開啟了面前的地圖,將地圖拉到孟加拉灣的博裡薩爾區,該地區位於恆河出海口,東界梅克納河沙赫巴茲布林河,南臨孟加拉灣,西界哈林卡達河。面積一千四百多平方公里,擁有人口一百多萬,擁有大大小小的城鎮二十幾個,上百個村莊。
主要依靠貿易的博裡薩爾,也有豐富的種植林和漁業資源,是一個可以養活千萬人口的富饒城市。
而英國人在這裡,控制也十分的嚴格,因為從印度到東南亞殖民地,都是依靠這裡連線的。
東南亞叢林密度,高山林立,這個時期可還沒有陸地交通,能夠讓印度和東南亞有寬敞的地面交通。
主要運輸往來都是透過孟加拉灣來進行,孟加拉以北都是雨林和河流交錯,雖然資源豐富,可實際上人跡罕至,十分的原始。
特別是與緬甸連線的地方,完全就是一片原始森林,熟悉的人,都不敢輕易穿越這片廣闊的密林。
海軍陸戰隊控制這裡,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切斷印度於東南亞的陸上交通線。
沒有公路,但是步行從沿海地區經過,還是能夠進入到緬甸,而這個時候緬甸還是英國印度殖民地下的一個省。
二十年前,英國發兵滅掉了緬甸的政權,從此殖民緬甸。
而英國也在那個時候,打通了一條陸上交通,能夠讓一定數量的物資或者兵力調動,在陸地上進行。
而這條道路就需要從博裡薩爾經過,這也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