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1/4 頁)
兒這方面的見識。
歷史上廣東地區的全面開發比閩浙還要晚兩個朝代。閩浙在吳越、兩宋時達到了極富,而廣東除了廣州這個埠口自古就極富之外,其他州縣直到明末清初都是很窮困的。而制約兩廣發展的最主要地理劣勢,就是熱帶窪地、沼澤、溼地太多,最後在市場的大潮逼迫下,開發出了桑基魚塘這種快速把沼澤地改造營利的法門。
當然,這種法子的應用也是有侷限性的。要想最快見效的話,必須是這塊地此前並無其他缺陷、或者說原本的溼地環境就植被豐富、養料肥力豐足;唯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水太多、太潮溼。如果不符合這個大條件,比如這塊地不僅水多潮溼,還有鹽鹼化、貧瘠等問題的話,那麼桑基魚塘的改造價值就不大了。
萬幸的是,西溪河、南苕溪附近都是活水沼澤,不存在鹽鹼化。苕溪水系本就是為太湖流域供水的主要河流之一,養育出了天下第一的湖絲和天下第二的蘇絲。在苕溪流域的溼地改造成桑基魚塘,那簡直就是最完美的絕配了————若是蕭銑想在西湖邊做這個事兒的話,效率就會事倍功半,因為經過在杭州這一年多的考察,蕭銑完全有理由相信隋時的西湖是屬於錢塘江水系的,不被潮水倒灌糟蹋了淡水就不錯了。
武士彠聽著蕭銑的介紹,眼神越來越亮,此前的鬱悶終於消散大半,對於跟著蕭銑混成當世豪商也是信心大增,一邊聽著,一邊自言自語地盤算:“如此一來,若是今年便可以直接當成熟地種植桑樹,前三年不能採摘桑葉,第四年便可以小有收成,第五年按例一年可桑葉五六熟……此後四年,便是純獲巨利!”
“武先生,你還是算錯了——連等到第四年都不必,蕭某的法門還沒說完呢。”
“什麼?大人居然還另有後手?”武士彠徹底震驚了,眼神中盡是不可置信。
第八十二章 價值窪地
蕭銑很滿意武士彠那種震驚的、如同看見神彽一樣的眼神。他乘勝追擊一般得意地問道:“武先生,不知你聽過沒有,桑樹也有‘扦插’之法?”
“扦插?唔……自從聽說《齊民要術》是蕭大人整理後印售的之後,武某也算是上趕著日夜拜讀了一番,不過要說精通自然是不能的,武某也不是這塊料。哪怕是根據《齊民要術》所載,‘扦插’之法只有在栽柳時有提及。其餘棗、梨、桑、慄、柿都不曾有提到過扦插之法,難道……”
“不錯,《齊民要術》裡面,本來就沒有記載過桑樹扦插之法,這倒不是某整理刊印時故意刪去前人著述。但是某雖然知道此法,也故意沒有補寫入書,也正是為此——某知道桑樹也是可以扦插的,而且試過了,成活率還很不錯。如此一來,咱便不用等那許多樹苗育成才能種滿這片荒田了。只要分莖扦插,自可多覆蓋數倍之地。哪怕成樹不足,還可以從民戶那裡砍伐收購一些可以扦插的芽枝。
用了扦插之法後,省去一年從桑種育苗的時間,今年種下之後,只要兩年之內不採桑葉,第三年便可以少量採摘,第四年全面採摘。如此一來,官府以為咱的田要到第六年才能出利,而實際上只要三年便可出利,豈不是賺下了大筆的免稅期?而且拓荒所費,比常人所度測也少得多。”
蕭銑說完,伸手拍拍武士彠的肩膀,少年老成地說道:“做生意,就要用別人不曾掌握的秘術,贏取壟斷性的利潤,那錢財才來得堂堂正正。靠低價和人拼殺,靠勾結官府,都不是正道。這還只是開始,日後到了繅絲織緞的時候,有的是巧中取利的法門。”
武士彠一陣無語,顯然沒法理解什麼叫“壟斷”。幸好蕭銑的身份地位比他高,倒也不虞他質疑:大人說了壟斷是好的,那就定然是好的。
……
兩人談完了城西北這塊蠶桑基地的營生手段,當日也不辭辛苦,翻寶石山、轉過“蘇堤”(其實應該叫“蕭堤”),繼續往西湖西南方向巡視考察,這塊地方其實沒啥特殊的,無非是沿湖一些半山坡地為主,除了一些峰嶺坡度太大的地方不能開墾之外,稍微平緩一些的,大多可以種茶。
畢竟,後世的龍井茶,便是出自這一片地方,獅峰、龍井、云溪、虎跑四個地塊,可是全部被包裹在了蕭銑如今圈的這塊地裡了。知道明末或者清中期之前,也就是在華夏人口尚未突破兩億大關之前,這塊地皮產出的茶葉,基本上就是國內唯一被冠以“西湖龍井”名頭的了,最多也就順勢延伸到富陽縣境內一些地塊。到了後來清末乃至現代,因為人口膨脹,普遍生活水平提高,全國人都要喝一口龍井,才讓龍井這個品牌被濫冒用;餘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