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第2/4 頁)
所以僅僅兩個時辰之後,下邳城裡逃出來的軍隊就再次陷入了致命的恐怖之中。所有規模超過千人以上的軍陣都被一陣陣迅雷一般的背後衝刺殺得血肉模糊,一團崩潰,好不容易被軍官們收拾起來的陣勢,又徹底分崩離析了。直到這支部隊被打得全部成了分子狀態的散兵遊勇,漫山遍野四散奔逃,連一股百人以上規模的部隊都凝聚不起來,秦瓊才算是結束了追殺——因為實在是找不好繼續追殺的目標了。
……
睢水對岸的杜伏威,是最後一個得到如此噩耗的。他有想過,如果他的援軍被擊退,顯然會對下邳城內的守軍士氣產生影響,只是沒有想到這個影響可以被官軍如此迅速地利用,而且利用得如此徹底,甚至於如此短短數日之內,堅城便土崩瓦解,輕易被敵人奪取。
這也讓杜伏威充分認清了蕭銑直接帶領丹陽朝廷的軍隊之後,隋軍的戰鬥力比之楊廣時期究竟增強了幾倍!一個天天泡在後宮和美人飲酒等死的喪志之君,和一個銳氣上進勵精圖治的統治者,竟然可以讓全軍的精氣神和戰鬥力有如此大的差距,實在是令杜伏威不得不正視。
經此一敗,他已經知道蕭銑此前書信中的內容不全是虛張聲勢:以蕭銑如今表現出來的戰力,確實沒必要和他杜伏威這種段數的賊頭玩什麼花活兒,蕭銑說只要把杜伏威趕到李密的地盤上和李密互相殘殺虎口奪食,那就說明蕭銑真是這麼想的。
杜伏威知道李密口中的食不好奪,他的威望資歷還太淺,以李密謀殺了翟讓的名聲和心胸,自己去了是什麼下場,很容易就可以想見。而蕭銑這般滿不在乎的樣子雖然讓人厭惡,但對方從苗海潮到董景珍,對投降的農民軍首領優待招安的名聲卻還在,讓杜伏威不得不重新考慮議和招安的選項了。
既然歷史上他可以歸順李淵,如今為什麼又不能歸順蕭銑呢?如果輔公佑不願意,要鬧分裂,那就給輔公佑一些權柄好處,暫時穩住對方便是……
杜伏威自認為他還算是瞭解輔公佑的,所以,他一如歷史上那般,尋找了一條致命的道路,再次去找輔公佑商議和談的事情了——他準備開出的安撫條件是,一旦和丹陽朝廷談妥了議和事項後,他杜伏威本人入朝為官,接受閒散官職安置,而輔公佑留在彭城郡,繼續帶領杜伏威的部隊在外保持威懾,免得蕭銑下陷害他杜伏威的心思。因為在杜伏威的劇本中,只要他手下還有人在外領兵、治理地方,那麼蕭銑要動他杜伏威就會投鼠忌器,唯恐逼反他的部下。至於牽制輔公佑的問題,杜伏威自會再留下幾個可靠的乾兒子來辦。
如果蕭銑可以在場、聽到這個建議的話,只怕會從睡夢中笑醒吧。(未完待續。。)
第六十三章 平淮何須十萬兵
如同歷史慣性一般,杜伏威在下邳郡被蕭銑以雷霆之勢秒殺攻下之後,終於受到了極大的震懾,開始重新掂量死戰到底的可能性。
雖然杜伏威軍的主力並沒有受到什麼實質性的損失,蒐羅蒐羅還是能拉起十萬戰兵的,但是下邳一戰對於全軍計程車氣是一個極大的打擊,連帶著杜伏威本人骨子裡那種審時度勢的狐疑也開始發作了。
既然歷史上他可以投降李淵,為什麼如今就不能考慮投降蕭銑?說到底,他的孤傲和大志,是不能和李密、王世充、竇建德、李淵這四個非要自己立志做天下共主的大梟雄相提並論的,杜伏威從頭到尾,哪怕是他最順風順水的時候,也不過是求一個割據一方安穩鞏固根據地而已,從來沒敢想過天下,他一直知道,如果天下出現了新主,他唯有談談條件然後臣服的命。所區別的,不過是臣服之後自己可以保留的自治權多少而已。
只可惜,具體到此時此刻,他為了促成求和,走了一招昏棋:下邳戰敗剛剛歸來的時候,他找輔公佑商討了議和的事情,但是輔公佑依然堅決反對,而且手下很多將領,除了杜伏威自己收的乾兒子們之外,別的也大多數反對,鬧得氣勢洶洶。這個節骨眼上,杜伏威只能丟擲了一個妥協的方案:即使達成議和,也不需要輔公佑和其他主戰派將領入朝,只要他自己先入朝探探路,如果蕭銑的丹陽朝廷果然言而守信,給大家加官進爵確認既得利益的話。輔公佑等再徹底歸順不遲。
在杜伏威看來,他這麼做只是留個後手罷了。是有利無害的事情——要是蕭銑當真有動他的意思,到時候也要考慮考慮自己的名聲。考慮考慮把淮北數郡降而逼反的後果,何況如今天下還遠遠沒有平定,蕭銑佔據的地盤從人口和國力來說,充其量也就整個天下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而已,如果蕭銑為了區區一個杜伏威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