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2/4 頁)
君命有所不受——孫武子此言,便是為了緊急之時便宜行事。若是本帥對陛下聖意估算有誤,那本帥寧可俘獲高元返回而受到朝廷責罰。諸般罪過,本帥一力承擔,與爾等無尤。”
這幾句話一出,那些武夫便沒什麼話說了——畢竟楊廣將來就算回覆了聖旨,那旨意也是給來護兒的,不可能發給全軍眾將,下面的人只是執行總管的軍令,有功就賞,抗命之責則算不到他們頭上。
崔君肅眼看眾將都被來護兒的大包大攬說服了,心中著急。來護兒要是抗旨出戰,楊廣將來或許不會清算到那些基層將領身上,但是監軍、司馬、長史之類隨軍監察的文官說不定就會牽連到。而自己若是出頭阻止了來護兒的抗旨的話,回國後說不定還能更加得到楊廣賞識……貪生怕死和希圖榮華富貴聖眷信任的多重心理作用之下,崔君肅一咬牙抗聲出列。
“總管,崔某以為此議不妥!准許與高句麗停戰議和,乃是陛下明旨,那麼自然在陛下推翻此旨之前都只有堅決執行,哪能因為高句麗人在執行停戰協議時一些交割遷延便馬上擅動刀兵、重開邊釁之理?此去請旨,縱然風向不順、海途遷延,也最多十日就能有回覆,為何不能等陛下明旨再行出兵?”
“如今我軍出兵可以獲得偷襲的先手之利,若是再等十日,軍機貽誤你負的了責麼?爾輩書生不通兵法,休要多言!”
崔君肅見直接勸說來護兒,一咬牙一狠心,轉臉對下面諸將威脅道:“我等要是隨總管一起違抗詔命出兵,某回去後必定會奏明皇帝——爾等今日都是明知此刻出兵有抗旨之可能,爾等仍然從命,到時候抗旨之罪,爾等休要指望總管一人可以扛下來!縱然某不奏明,也會有別人奏明爾等脅從抗旨之罪。”
來護兒手下的普眾多普通將領就沒來護兒那麼硬的骨頭了,一下子軍心惶惶。連周法明和秦瓊等數個將領,都開始試探性地折衷斡旋,對來護兒說些沒營養的話:“總管,崔長史之言,也有些許道理,不如咱一邊請旨,一邊秘而不動,不作戰備,想來十日之間,高句麗人也體察不到咱有什麼異狀,不會警覺,到時候依然有偷襲之利……”
崔君肅正在得意之間,一直沉默不語的監軍蕭銑終於開口了。
“不必如此麻煩了——崔長史,蕭某原本還不願相信,如今看來,你通敵之罪,已經確鑿無疑了。若不是你收受高句麗人鉅額金銀財帛賄賂,怎會幫著高句麗人遷延交割州郡之事說項?來人吶,把高句麗人派給崔長史的密使、贓物等人證物證都送上來!”
崔君肅目瞪口呆。他根本沒有和高句麗人有過什麼往來,世上居然還有如此不要臉的栽贓陷害麼?而且蕭銑為什麼要幫著來護兒說話?蕭銑是監軍啊!按說應該是負責監督主帥的,和自己站在一條戰線上才對。而且如果來護兒最終抗旨出兵的話。除了來護兒會在楊廣那裡承擔主要責任外,監軍沒有盡到勸阻對方抗旨的職責,也是罪過不小的。剛才蕭銑不開口勸阻來護兒,崔君肅已經覺得很不可思議了,沒想到他居然不是膽小怕事,而是立場完全相反,從背後捅了自己一刀。
“蕭銑。你不能如此無恥!你居然栽贓崔某,難不成你是和來護兒竄通了,想要和來護兒在這蠻夷之地割據自立了麼?爾等眾將千萬別被他們裹挾騙了!他有什麼資格判定別人是否勾結高句麗人!這都是栽贓陷害!”
“找死!自己勾結高句麗人。居然還想反咬一口。你要說蕭某沒有資格治你,帳下諸將且看仔細了。”蕭銑說著,掏出一塊金玉質地的符牌,泰然地顯擺了一下。那些跟著蕭銑打仗的嫡系將領如秦瓊、來整、周法明自然是認得的。馬上跪下服從,其他眾將還有不認識的,也馬上被分分鐘教做人了。
“陛下命某為揚州內外侯官總管,淮海行營軍機秘諜諸般事宜,正在某監察範圍之內。諸文武信使交通,也由某監察——前兩日軍中密探抓獲了這個從崔長史那裡出來的高句麗密使,你還想抵賴麼?”
蕭銑說完,轉向來護兒。依然手持內外侯官的符牌,拱手說道:“蕭某的軍機謀略。自然是不如總管的,蕭某隻知道一個道理:高句麗人千方百計收買咱的人不想讓咱做的事情,那麼咱便要抓緊時機偏偏去做,如此才能利於我大隋,不利於高句麗狗賊。今日高句麗人試圖收買崔君肅,阻撓咱因為他們延期交割割讓之地而出兵,那咱便應該偏偏要出兵,才不貽誤軍機。縱然最後此論與陛下旨意相左,這個揣摩聖意的罪責,蕭某與來總管一併擔當。”
說完,蕭銑還很是裝逼地轉向諸將,用森然地語氣大喝一聲:“苟利國家生死以,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