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竊隋好駙馬 > 第141部分

第141部分(第2/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到底是不是三國上古卷軸:龍裔記事本【五夏】摯友是你們小情侶的藉口老公喪盡天良,夫郎瘋癲入場救命!宿主又被主神拐跑了!斬神:CP林七夜?可我是男妹妹救世群英傳之大有可為全職之槍王榮耀進化遊戲Zero超高校學府破碎時空之瑪法大陸從搭上NBA末班車開始無限白帝我的召喚師生涯為何這般LOL:大司馬首徒,治癒全世界如懿傳如意歡心我的世界:無限紀元三世沉淪之傾世半妖有錢人可能是看上我了成神從地縛靈開始

足有百里,兩天過去了,依然距離我軍有七八十里,可見其畏葸不前,只為留下退路,萬一我軍專注攻打他,他便好依託長城,退回雁門關內。因為他出關不超過百里,我軍追擊定然是追不及的。

第二路便是今日在東邊出現的,是沿著桑乾河西來,主帥已經探明,便是隋朝河北道經略使楊義臣,兵力總數估計有十五萬人——此前我軍細作在涿郡收集的情報來看,楊義臣共起河北道兵馬十二萬前來救駕,而後還有遼東、三韓兵三萬,分別是盧龍郡守羅藝的兵馬,以及隋朝兼管三韓的駙馬蕭銑麾下秦瓊的兵馬。這一股人馬大約有騎軍四萬人、步軍十一萬人。當然這些訊息都還不確,有些是戰前細作收集,有些是今日斥候補充偵查所得。總之今日突圍入城的騎軍已經打探明白了,總計一千人,是蕭銑手下鷹揚郎將秦瓊的騎軍。另外有四萬騎軍正在我軍正東,如今距離六十里,明日便會接戰,再往後的步軍還沒找到蹤跡,應該拖得比較遠。但是我軍已經在隋軍騎軍陣中看到了楊義臣本人的旗號,應該是他自己跟著前軍直接來了,想要表功救駕。”

“雁門郡城裡頭,保護楊廣的驍果軍還有六萬可戰之兵的樣子。在算上南邊李淵四萬,楊義臣十五萬,總數便是二十五萬人了……兵力人數已經與我突厥雄師相當了。看來不得不尋思個各個擊破的機會了,否則縱然不敗,楊廣可就留不下了……”始畢可汗揉著佩刀刀柄在那裡思忖,渾然不覺得自己的表情很是兇狠。(未完待續。。)

第十二章 戰雲之合

因為楊義臣派出的報信先鋒羅士信趕到雁門郡的時候,已經是大業十年十一月二十九這一天午前時分了,所以突厥人收集完對應軍情也已經是午後申時的事情,當天要想馬上出兵反制顯然是來不及的。何況大軍動作總要時間準備,縱然突厥人是馬背上的民族,來去如風,後勤輜重只需要隨軍趕一群羊便能養活,一天的準備還是少不了的。

所以,始畢可汗有半個下午加一個晚上的時間來猶豫,如果真的決定各個擊破隋軍援兵的話,究竟該先對哪一家下手。

從理論的兵力對比上來看,上上之選當然是南下擊破已經出關兩天的太原留守李淵,畢竟李淵只有四萬兵馬。但是持續的斥候偵查讓始畢可汗不得不放棄這個打算,因為李淵非常的精乖。他雖然救駕看著很積極,但是在儲存自身實力方面更積極,出關是出了,卻走到馬邑縣之後就一直駐留在那裡不前;任由始畢可汗做出最後的誘敵努力,李淵還是不為所動。

既然如此,只能夠選擇楊義臣的先頭騎軍部隊作為各個擊破的物件了。畢竟突厥大軍利在野戰,不利於攻城,馬邑雖然是塞外小縣,但是隻要李淵堅持打守城戰,突厥大軍就算有六七倍的兵力優勢也是不可能幾天內就攻下來的。

次日佛曉,雁門郡外的突厥圍城大營就全部動作了起來,做好了出擊的準備——當然了。始畢可汗還是知道輕重緩急的,不會做出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蠢事,雖然各個擊破隋軍援兵時集中兵力很重要。但是他依然不會拿出全部主力去做這件事情;因為相比於擊破楊義臣,保持對楊廣的圍困顯然是更重要的事情,如果留下來保持圍城的部隊不夠多,反而給了楊廣突圍的機會的話,那就得不償失了——雁門城裡面,好歹還是有六萬驍果軍的久戰之兵保護楊廣的。

說到這兒,不得不說一下始畢可汗手下如今兵力的具體結構。突厥人此番為了圍困楊廣。足足出動了各部二十多萬兵力,這已經是始畢可汗傾盡血本show hand搏一把的結果了。

畢竟這個時空的突厥比歷史同期要弱小不少,光是早年隋朝透過茶葉貿易和後來其他邊境榷場貿易的挑撥。就讓啟民…始畢兩代可汗統一突厥諸部的程序大大延緩了,估計拖慢了有至少兩三年,而且過程中至少多死了幾十萬人,再算上戰亂帶來的人口出生下降。要說到大業十年為止。突厥總人口比歷史同期少五十到八十萬人都是有可能的,成年壯丁對應減少二三十萬,也是情理之中。

這一次,始畢可汗總共帶來了大約26萬人的規模,不過其中還有當輔兵用的老弱牧民,大約4萬人,所以戰兵便只有22萬——

別看4萬不能上陣廝殺的老弱牧民貌似不少,但是這個比例比起中原漢人朝廷出征時的民夫輔兵比例已經是很低了。楊廣對付高句麗的時候。117萬大軍需要200多萬民夫運糧運兵器,修路架橋。別的作戰中輔兵民夫至少也是戰兵的一倍人數才能玩得轉,免於後勤短缺。而突厥人居然只要戰兵五分之一人數的專業輔兵做後勤配套,按照比例來算已經是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裊裊炊煙闖入夢境去遨遊含笑關山月珞瓔繽紛月河雪 by 玉隱[皇后傾國之暗殺天下 不離 著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