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第2/4 頁)
都用積雪埋個半人高,踩實了夯緊了,讓積雪為自己分擔敵人的衝力。如此天時地利妙用之下,突厥人的第一波衝刺就如同撞在了鐵板上一樣,也就毫不奇怪了。
突厥人的速度陡然降了下來,隋人卻絲毫不客氣,狠狠地捅刺著長槍,掄著大片刀火雜雜地猛砍猛殺。僅僅付出了前三行陣列被衝亂的微不足道的代價之後,隋軍居然在陣形沒有一處被貫穿撕裂的良好局面下,就轉入了陣地戰。
阿史那咄苾臉色鐵青,他還沒有試過突厥騎兵在衝鋒之後居然連割裂敵人陣形都做不到的局面兩軍居然就要直接這樣轉入線式的消耗作戰,這實在是他所不能接受的打法。眼看著突厥勇士在快速地失血,和漢人以命換命,他卻絲毫沒有改變這一局面的方略,只能咬牙苦撐。(未完待續。。)
ps: 雖然6千字,但還是懶得分章節了。有幹活就行,咱反正也不要資料不要點選了,本書資料如浮雲,追求資料也下本書再追求吧,不在這本書上浪費感情各種求了。
還是那句話,大神有奔頭才求票各種求,越是大神越是腆著臉求。本書啥也不求,不愛看的愛看不看,不愛投的愛投不投,其實投了也是浪費。凡是大家有別的可以支援的,暫時都去支援別人好了,不要在這本書上浪費各種票了。下本書咱再縮起骨頭做人。
第二十章 摧枯拉朽
一面面數十斤重硬木包鐵的巨盾,排列成一片犬牙交錯一般凌亂的陣勢,其中的大多數居然都已經扭曲到了它們的製造者難以想象的形狀和角度。縱橫釘實的硬木板材紛紛折斷,露出新鮮的毛刺,唯有包鐵層因為還不算太厚的屈服強度,勉力靠金屬的韌性維持著那不絕如縷的整體結構。
沒有身臨其境的人,很難想像這些巨盾究竟是遭遇了何等程度的反覆劇烈衝擊,或是什麼史前兇獸的猛砸摧毀,居然可以變成這個樣子。但是隻要憑弔這一番景象,就可以逆推出前面一個時辰蕭銑部下的隋軍步兵部隊與阿史那咄苾的突厥騎兵究竟發生了何等樣的血戰。
“闞都尉!程都尉!馮郎將招呼你們準備好了,一會兒中軍令旗變化之後,來郎將與陳郎將的人馬會往兩翼發動反攻,你們的人馬就從他們兩部兵馬與馮郎將之間的甬道里殺出——突厥人看到機會的時候肯定也會投入預備隊從這裡突擊,一定要把他們頂回去!”
馮孝慈派出的傳令兵分別來到闞稜和程知節帶領的陌刀營,傳達了排程的命令。闞稜和程知節都是熬不住的猛將,早就想迅猛衝殺一番了,被作為戰略預備隊幹看著友軍在前頭廝殺了大半個時辰,他們的陌刀和戰斧早就**難耐了。得令後一陣躍躍欲試。
冬季作戰,在雪地裡列陣了一個時辰,就算不打仗沒什麼嚴重的消耗。人也也會因為凍僵而體力大減,即使後軍的預備隊並不用一直站得很整齊,可以略微放鬆一陣。也沒什麼幫助。
不過所幸蕭銑軍的後勤準備還是很充分的,他們行軍北上的時候好歹有絕大多數路程都有舟船可用,隨軍帶來了上萬壇烈酒,平時當然是不許士卒酗酒的,可是大戰在即之前的犒賞勞軍時分,以及衝鋒前的時刻,自然是少不了的。而突厥人來了幾個月。當初就沒做好冬季作戰的準備,糧食都要就地搜刮牲畜或者打草谷,酒自然想都不用想了。
這一輪讓陌刀營衝鋒攻堅之前。蕭銑一次性拿出了五百壇烈酒,而闞稜和程知節各自只帶領三千陌刀手——這也是如今蕭銑軍中陌刀營的全部實力了,為了此次救駕的戰役,蕭銑也是精銳盡出來刷功績——折算下來。十幾個士卒分喝一罈子酒。足可讓他們嗜血亢奮大半天時間了。
摻了茱萸果實的烈性藥酒入喉,火焰一樣爆烈的暖意直衝腦門,闞稜和程知節部署在在馮孝慈軍陣一左一右,相隔好幾裡地,但是他們幾乎同一時刻猛然灌完半罐子烈酒,然後砰然砸碎瓦罐,仰天長嘯吐出胸中濁氣。幾乎就在此刻,中軍軍旗招展。倏然一變,二人眼睛瞪得如同銅鈴相似。兵器一招、大喝一聲:
“弟兄們,有卵子的都他釀地上啊!衝得慢的就是他麼的娘們兒!”
“殺韃子!殺韃子!”
滔天的呼嘯聲中,來整和陳稜的軍隊恰好開始向兩翼發動反擊,與馮孝慈的中軍之間露出了一些結合部的縫隙,對面的突厥人一開始只覺得兩翼被猛然往外壓了一陣,一陣慌亂之後開始反應過來,也馬上投入了最後的預備隊往這兩個缺口裡投入,還以為這是隋軍指揮失誤了,兩翼與中軍的配合出現了脫節。
各種可以就近抓得到的突厥遊騎不論編制不論裝備,組成兩股修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