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3/4 頁)
只佔了很小一部分,最多兩三成,其餘都是城牆突破後的陣戰中快速被殲滅的。
那麼,隋軍為什麼不利用人多勢眾、可以佯攻、主攻相結合的辦法,分薄高句麗守軍的兵勢、然後在一點形成突破呢?須知遼東城的形狀並不是規整的四方形,城牆為了依託自然河流歪七扭八,周長足有將近六十里地。就算高句麗有十幾萬守軍,平攤到六十里長的城牆上,每一里城牆也就兩千人左右,隋軍總能找出一個相對薄弱的點狠打猛攻吧?
原因只有一個:楊廣下令諸軍,如果作戰中遇到高句麗人不敵後請求投降,那麼就要停止攻擊,允許高句麗人派投降使者談判。但是這一命令很快被高句麗人利用了。每每宇文述、於仲文、段文振配合默契、攻擊波有主有次、有明有佯、把高句麗守軍成功調動起來覷見破綻後,高句麗人馬上打出投降旗詐降。然後拖延時間派出預備隊增援破綻點,補強防禦。拖延時間成功的戰術成功後,又馬上撕破臉不投降了。結果隋軍佯攻分兵營造的破綻機會就那麼在拖延中浪費了。
要說出於天朝上國的驕傲自大、為了彰顯咱大隋是禮儀之邦,要給蠻夷悔過自新投降歸化的機會,那也不算錯。但是問題是,這種拖延計最多隻能中一次吧?就算再仁慈過了頭,也得確保事不過三吧?但是楊廣卻壓制住各軍不理高句麗人投降請求速戰速決的**,至今為止一個多月裡已經中了高句麗人四次詐降拖延時間的計謀了。幾次三番把殲滅戰打成了消耗戰,前沿督戰的眾將敢怒不敢言,完全不知道當年滅陳之戰時那麼果決的晉王殿下,如今登基為帝七年了,怎麼打仗反而一點不果斷了?
這一日,輪到宇文述主攻,整天血戰下來。大約殺傷了高句麗人兩千多士卒,隋軍傷亡倍之。似乎是已經摸透了高句麗人會詐降、而陛下不會允許果斷不理,宇文述已經開始懶得組織像模像樣的登城戰了,而是隻用少量身著重甲、手持厚皮盾牌的重步兵、以雲梯裝模作樣接近城牆,試探性登城,一旦阻撓太強,就退下來。而小隊佯裝登城的目的,只是引誘高句麗人多派一些弓弩手和拋擲滾木擂石計程車兵來臨牆防禦——然後隋軍就派出大隊弓弩手在城下和城頭對射。直接以弓弩交換鮮血和生命。
站在城牆底下拋射城頭,固然效率要低很多,平均隋軍死傷要比高句麗人翻一倍。但是這好歹比蟻附登城的交換比要好看不少。宇文述此戰的部署,顯然是深得楊廣企圖,只求多快好省地換命殺人,不求破城。
日落時分,一天的戰報透過探馬兩個時辰內飛奔一百多里,送到了楊廣手上。楊廣照例看了一下殺傷對比人數、被勒令出戰的部隊屬於哪一郡哪一府,也不必細看,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四十八章 看不見的戰場
楊廣一個人,在油燈昏黃光線的映照下,翻看著宇文述送來的戰報,一邊掏出一個隨身的小鑰匙,開啟身邊一個小小的翻蓋匣子,從裡面抽出一本摺頁,形如賬簿。
縱然不是在京師,但是以楊廣的奢靡,龍舟腳殿都得跟著他走,何況區區御用器物呢?如果楊廣要閱覽奏章或者看書,還怕沒有光線明亮一些的牛油巨燭用麼?所以他既然用了油燈,就只能說明,那是楊廣自己希望用油燈。
雖然旁邊一個人都沒有,侍候的宦官宮女也不敢靠近,但是楊廣依然對於明亮沒什麼安全感。油燈的昏黃光線,讓他有一種寂靜的安寧,好像連蒼天都會因為光線太昏黃而看不清他手裡的那份摺頁上寫了什麼齷齪的東西。
“弘農府兵……看來今日也是打殘了。嗯,弘農府兵是朕那死鬼老哥的岳父元孝矩的親弟弟元褒的勢力。如此,八柱國之一的元氏在軍中的勢力也削弱得差不多了,元褒可以找個罪名拿下了。”
歷史上,元褒就是死在楊廣首徵高句麗的當年死去的,享年七十三歲。前線元氏的嫡系勢力範圍部隊打殘之後,元褒就因為一個莫名其妙的杖責下屬官吏時、不慎將屬吏打死的罪名而罷官下獄,然後莫名其妙病死在獄中。他的親子,以及幾個侄兒,也就是他已故兄長元孝矩的兒子,也先後或有獲罪、或被打壓丟官、降職。而元氏的勢力似乎沒什麼反抗的能力。
元氏既是被楊廣殺死的廢房陵王楊勇的妻族,又是原本西魏皇室末裔、北周宇文家奪位後,元氏雖然沒落一些了,但是依然是延宕三朝的柱國上將軍,被楊廣有心拔除,也算是不怨了。
“河東南部的臨汾郡府兵、平陽郡兩郡三府的兵馬也差不多了,校尉、旅帥已經戰死了九個、都尉戰死了倆,有一個郎將怯戰,被宇文述請命斬於陣前明瞭軍法……這幾日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