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3/4 頁)
道水師。其中又有兩道素來安置在東海道,面朝倭國、新羅一側,縱然戰時排程一些過來,也鞭長莫及,所以如今有可能來圍剿我軍的高句麗水師,縱然全軍出動,也不過三道兵馬、最多三萬人而已。
所以若是僅僅與高句麗人的水師交戰,咱人數和船數、艦船大小等方面都不佔劣勢,也不必畏敵。唯一可慮者,乃是身彌島、皮島距離陸地太近,分別只有十幾裡與三十里遠。並非遠海作戰。若是高句麗人就近派出薩水一帶追擊朝廷潰兵的陸軍登船,運到島上與我們決戰,則算上陸戰兵力,高句麗人規模會遠勝於我軍,而咱現在再去找來總管的援軍也趕不及了。要想解決這個關竅,還需要諸位群策群力。”
馮孝慈急於立功求取信任,馬上趕著開口:“我軍人數實則也不算少了,蕭司馬本部雖然只有三萬水兵,卻也收攏得咱這裡兩三萬人,湊一下還能選出兩萬可戰精兵,只可惜都是北人,不習水性,船上立足不穩,不知能不能在水戰中幫上忙。若是實在不行,不如就在島上馬上伐木立營固守,分其軍勢,若能吸引那麼幾萬高句麗兵馬,也好為蕭司馬在海上的軍隊分攤些壓力。”
不等蕭銑開口,周法明先否決了馮孝慈的說法:“此計不妥,如今高句麗可用的兵馬不少,拖得越久,就越能源源不斷殺來。要想安穩,關鍵不是斬殺高句麗人多少士卒,而是要一戰毀掉他們大部分戰船,只要沒了船,那便不是一年半載內能解決的,咱懸於海外,就可高枕無憂。若是船還在,咱這裡五萬人馬,能殺多少高句麗人?殺得再多,高句麗人還是能夠源源不斷運上來。要想,就想個怎麼設計將高句麗人的戰船都殲滅了的法子。”(未完待續。。)
第九章 皮島海戰
蕭銑和周法明、馮孝慈等人的軍議上最終也不知談了些啥。
只知道當天夜裡,隋軍便撤離了身彌島,侯莫陳思、獨孤延壽倆龍套級別的郎將帶了約摸一萬人戰鬥力不足的人手轉移到了相對來說比身彌島更加深入黃海的皮島屯駐,並且佔據島上山險之地紮營。這些人或是有傷殘未愈、或是此前潰敗中兵甲缺損嚴重,目前無法一戰。
而馮孝慈、呂玉帶了兩萬可戰之兵,全部上了蕭銑的戰船,也來不及多適應訓練,就要投入戰鬥了。三百艘沙船,總計運載了五萬人,三萬水兵,還有兩萬臨時客串的陸軍,就這麼從皮島再次,往南邊的深海海域逡巡,試圖尋找歸航之路。
蕭銑當然知道他們的行蹤免不了被高句麗人的哨船監視,只是高句麗水師此前兵力還沒有完全集結,不敢來撩撥罷了。如今算算時間距離他們行蹤暴露也有兩天了,高句麗人也該來了。
果不其然,蕭銑的水師佛曉作出要突圍之狀、不往西歸、反往南航後。不到兩個時辰,在七月十六這天巳時,才開到皮島南面二十里的海面上,就看到東西兩個方向上有黑壓壓的高句麗戰船壓了過來,雖然還有二十多里的距離,卻已經可以在戰船的望樓上略微看到那群黑點了——在沒有望遠鏡的年代,二十里外的戰船,也只能顯示為一個黑點了。
“不要理會高句麗人,我軍藉著側風。繼續全速往南突圍。”
蕭銑渾若無事地下令,隋軍沙船繼續有條不紊的撤退。也有將校質疑高句麗板屋船都有槳櫓可以划船、短距離爆發航速比隋軍沙船快,下午的時候肯定可以追上。蕭銑也不以為意,繼續全速前進,把高句麗人往深海引誘。
他的想法很簡單,划槳船就算是封閉式船艙,但是抗風浪性肯定不如遠洋海船,就算黃海的浪不算高,只是暗湧多。那麼只要把交戰戰場引誘到深海,對於隋軍就是有利的。而且隋軍船隊全靠風帆行駛,士卒在形勢中耗費的氣力不多。可以歇力養精蓄銳。而高句麗人要想追上,肯定要下死力氣划船,如此一來連著划槳兩個時辰後,相信高句麗水師中的划槳手們體力都徹底廢了。到了交戰的那一刻。定然無法再客串戰兵使用。
……
二十里外,高句麗水師船陣中,高句麗宗室高成武滿面陰鷙之色,恨恨地看著遠處正在逃竄的隋軍水師艦隊,恨不能飛身越過這段距離,直接與隋將搏殺一番。
高成武是數月前在浿水河畔被隋軍戰船上伏弩射殺的映出啊陽侯高建的兒子,也就是當今大王高元的侄兒。自從聽說這路隋軍水師的領軍將領是來護兒麾下行軍司馬蕭銑、與鷹揚郎將周法明之後,高成武便很是激動。殺父之仇不共戴天,那幾個暫時受他節制的水師都統勸他持重他也不聽。只想集中全力把蕭銑的兵馬殺光。
“大帥,水戰不比陸戰,今日大軍帆槳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