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頁)
,問道:“那岳父和王妃怎麼說?”
符六娘道:“沒說什麼,不過趙錚是那樣的出身,門楣又不高,父王和母妃估計不會同意……”
“是嗎?”趙光義突然神色一變,目光也複雜了許多,呆呆地坐在桌前出神,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嗯,不過父王和二郎都想見見趙錚,看看到底是怎樣的人物!”
趙光義笑道:“想要見他,怕是得要過上一段時間嘍!”
“為何,他不會來嗎?”
“不是!”趙光義搖頭道:“而今他已經在南下的路上了。”
“他要去哪?”
“南唐!”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第五十一章 南唐
符璃在小池邊念念不忘時,趙錚已經從襄陽登上了大船。
去南唐最便捷的道路自然是順汴水運河到淮南,然後渡江南下。奈何現如今的淮南節度使是李重進,雖尚未起兵,但蠢蠢欲動,距離叛亂已經不遠了。
使團走淮南,並不安全,更會耽誤事情。
繞道荊襄,由漢水入長江,然後順江南下,反而更方便安全,這也是趙匡胤為何讓趙錚在洛陽等候的緣故。
此行中間有一段途徑南平(荊州)高家的地盤,但趙匡胤登基之初,高家就已經派人朝貢了。南平可以說是五代十國中最弱小的國家,高家也擅長左右逢源,如何敢怠慢了上國使團,惹怒了大宋這個龐然大物?
因此一路暢通無阻,等過了鄂州,實際上已經進入南唐的領地了,只是其都城金陵還在東方,頗為遙遠。
南唐在歷史上給人的印象是弱小頹廢,尤其是後主李煜,詞名傳頌,人盡皆知,是個難得的才子,卻也是最窩囊的皇帝。
國破家亡,“囚”居汴梁,愁唱;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以至於南唐在世人印象中就是風花雪月,靡費羸弱。
實際上,初期的南唐還是很強大的,烈祖李昪於公元937年建國,雄霸南方。在東南曾攻取了閩南一帶,向西也曾佔據過楚國(湖南一帶)。北方則是以淮水為界,與中原王朝相對峙,可謂是國勢煌煌,顯赫一時。
可惜好景不長,到了如今國主李璟在位的後期,先是丟掉了閩南,楚國也得而復失。最要命的則是在北方,後周王朝建立之後,世宗皇帝柴榮三次南征,終於佔領了淮南。
對於南唐而言,他們在江北的十四州之地全部淪喪,國界線也從淮水變成了長江。中原王朝的兵鋒可以隔江而望,虎視其都城金陵。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今日,對南唐而言,代價是極大的。雖說有長江天險,卻也不是絕對保險的,否則當年南朝的陳國就不至於滅亡了。
正因如此,南唐面對中原王朝乖了許多,丟掉
了江北十四州之後,便奉後周為正朔,李璟也放棄了自己的年號,以後周王朝的“顯德”為年號。趙匡胤登基建立宋朝,立即賜書南唐,並放南唐降將周成等人歸國。
南唐國主李璟很識趣,遣使以御服、錦綺、金帛朝賀,表示對趙匡胤的擁戴,奉宋朝為天下正朔,啟用年號“建隆”。
南唐如此態度,與局勢有關,也與統治者的態度和決心有關。李璟大不如其父李昪,缺乏英武之氣和進取之心,面對宋朝的威勢,他更多的是畏懼,低聲下氣。
不過人的態度是會改變的,有個事實不得不承認,南唐人肯定不服氣,如果有機會反擊宋朝,奪回江北十四州,李璟會放棄嗎?
而今李重進正好給南唐送上了一個絕好的機會,一個可以再次涉足淮南的理由,一個再次出兵江北的可能,一個反敗為勝,重新崛起的機會,南唐能不動心嗎?
雖說李璟懦弱,卻也保不住大臣的勸諫和慫恿,南唐一國,總會有幾個明事理,目光長遠的官員。
記憶中,在原本的歷史上,南唐似乎並未出兵。時空轉換,從自己在定力院醒來的那天起,這個世界已經有變化了。
潞州之亂加快,韓微沒死,宋庭局勢的微妙變化等等,只需要一個微小的石子,滾滾歷史車輪的方向就會有偏差。失之毫釐,謬以千里,誰敢輕視一個微小的變化?誰又敢斷定歷史走勢不會改變?
南唐會不會出兵,已經是一個不確定的問題,也正是自己出使最重要的任務。
趙錚不明白,趙匡胤為何要選自己去?
這個問題,他問過趙普,聽話裡的意思,似乎是趙匡胤對汴梁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