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2/4 頁)
斷。
自馬援於建武十二年(36年)擊破參狼羌之後,東漢二十年無羌戰,這也是東漢漢羌戰爭史上最長的和平時期。
到了光武晚期的中元元年(56年),曾被馬援平定過的武都參狼羌再度反叛,原因不明,參狼羌人掠殺當地官吏與百姓。武都太守無能為力,向隴西郡求援,隴西太守劉盱派五千人入武都作戰,與武都太守聯手擊殺羌人約三千人,其餘參狼部落全部投降。然而這只是羌戰的開始罷了,此時羌人諸部落中,以燒當羌的實力最為強大。
燒當其實是一個人的名字,此人乃是爰劍的第十八世孫,燒當強健勇猛,所以後來便以他的名字為部落的名稱,是為燒當羌的由來。
燒當羌一開始時並不是一個強大的部落,而是居住在貧瘠的黃河北面的大允谷中,地小民貧,經常受到先零羌與卑湳羌的侵犯。到了燒當的玄孫滇良統治期間,燒當羌開始崛起。此時正是東漢初年,實力強大的先零羌遭到馬援的迎頭痛擊之後,損失慘重,這給燒當羌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滇良是一個很有本事的部落首領,他聯合其他部落,共同對抗先零羌與卑湳羌,最終大破先零羌,奪得先零羌的居住地大榆谷。由此燒當羌取代先零羌,成為羌人中最強盛的部落。
武都參狼羌的反叛,點燃了平息二十年之久的羌戰。羌人分佈極廣,有不少部落乃是分佈在東漢帝國的境內,武都參狼羌即是;但羌人的最集中分佈區是所謂的“羌中”之地,即青海湖附近,湟水谷地與黃河上游谷地。
燒當羌的酋豪滇吾(滇良之子)扮演羌人領袖的角色,只要有哪個羌部落侵犯東漢帝國的邊界,他就幫其出謀劃策,並且充當大統帥。
中元二年(57年),滇吾親自操刀上陣,他率步、騎混成兵團五千人,猛攻東漢帝國隴西郡的邊關要塞。當時隴西邊關的守軍中,有不少是羌人,這些羌人也紛紛倒戈,加入滇吾軍的行列,使得羌軍的力量得到加強。
隴西太守劉盱派遣軍隊在枹罕、允街兩次阻擊滇吾軍,均被擊敗,損失了五百多人。不得已之下,劉盱上書請求朝廷的援助。朝廷急派謁者張鴻率諸郡的軍隊入隴西作戰,然而在允吾谷、唐谷遭到兩次毀滅性的打擊,這支援軍的首領張鴻與隴西長史田颯全部戰死。滇吾兵鋒極盛,又從隴西郡竄入金城郡。
此時,剛剛登上帝位的漢明帝意識到隴西羌亂的嚴重性,看來非名將出馬不可,下詔起用老將馬武。馬武是東漢開國名將,即“雲臺二十八將”之一,為什麼明帝選擇馬武呢?在此之前,馬武曾經率軍擊破武陵蠻夷,有豐富的山地戰的經驗,正好可以對付擅長山地作戰的羌軍。
馬武被任命為捕虜將軍,副將是中郎將王豐,其下有監軍使者竇固和右輔都尉陳訢,率領四萬人的兵團投入戰場。這支兵團成分很是複雜,有來自黎陽大營的正規軍,有烏桓騎兵以及歸附漢室的羌胡騎兵,有招募來的三輔勇士,也有監獄中的囚犯。
入金城後,馬武兵團在浩亹與滇吾的燒當羌軍相遇,首戰小勝,斬殺羌軍六百人。滇吾絕非泛泛之輩,此人作戰勇猛,而且善於謀略,雖然隴西部分羌人歸降於他,但估計他此時的兵力也不會超過一萬人,面對馬武的四萬大軍,滇吾且戰且退。當退到洛者谷時,滇吾憑藉地形優勢,突然反戈一擊,馬武兵團吃了一記敗仗,損失了一千餘人。
滇吾心知遇到勁敵,不敢戀戰,撤回羌人區。馬武一代名將,豈甘心吃敗仗,急令兵團火速跟進,尾隨滇吾軍出關,深入追擊,並最終在東邯、西邯追上了滇吾部。滇吾的兵力與馬武兵團本來就頗為懸殊,焉是馬武的對手,一陣大戰下來,羌軍陣亡四千六百人,被俘一千六百人。
燒當羌部落共有七千人向馬武投降,後被遷移安置在三輔(西漢首都長安周邊地區)。走投無路的滇吾向東漢政府投降,其弟滇岸、子東吾也投降。
賴馬武此役的輝煌勝利,東漢與羌的和平局面又得以維持十五年之久。
民族問題始終是高懸在漢、羌之間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到了章帝建初元年(76年),一樁漢官吏強奪羌婦的事件,使得漢羌戰火重燃。金城郡安夷縣(今青海西寧以東)的一個官吏,依靠手中的權勢,強搶一位美麗的卑湳羌少婦為妻,該羌少婦的丈夫怒從中燒,殺死了這名縣吏。這個事件迅速導致民族關係的惡化,安夷縣的卑湳羌人決定逃離安夷縣,返回青藏高原上的羌人區。
安夷縣長帶領衙役追擊,直至邊塞之外,卑湳羌人反擊,殺死安夷縣長以及追捕的衙役,然後夥同勒姐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