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頁)
軍據險而守,鮮卑軍無機可乘,灰溜溜地撤軍。
元初六年(119年),鮮卑騎兵襲擊馬城要塞,殺漢官吏,度遼將軍鄧遵、中郎將馬續率南匈奴軍隊反擊,大破鮮卑騎兵,奪回馬城要塞。
建光元年(121年),鮮卑部落首領其至鞬再次進攻居庸關,雲中太守成嚴率軍反擊,結果兵敗被殺。鮮卑兵再度圍攻馬城要塞,護烏桓校尉徐當率軍堅守馬城要塞。度遼將軍耿夔會同幽州刺史龐參調集廣陽、漁陽、涿郡三郡部隊,增援馬城要塞。鮮卑人久攻不下,見漢援軍趕到,遂解圍而去。
雖然鮮卑騎兵在這幾次入寇中並沒有撈到多少好處,但他們明顯感覺到了一點:漢帝國似乎只有防止之力,而無反擊之力。漢軍無一例外只是挫敗鮮卑的攻進罷了,並不實施追擊,更談不上軍事報復了。帝國的氣力不如從前了,鮮卑人開始越來越大膽了,這是一個“爭於氣力”的時代,哪一方沒有氣力了,就只會激發起對手的野心。到了122年,鮮卑人更是頻頻用兵,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連續進攻雁門、定襄、太原三郡,邊疆的局勢在惡化。
在對鮮卑的戰爭中,漢帝國頻頻使用南匈奴的軍隊,就使得南匈奴的騎兵成為鮮卑人的眼中釘。123年,鮮卑首領其至鞬率一萬多名騎兵,猛攻南匈奴的據點曼柏城,這一次南匈奴慘敗,一千多人戰死,守城的日逐王被殺。
次年(124年),南匈奴萬氏單于去世,其弟繼任,稱為烏稽單于。由於南匈奴的軍隊經常作為抵擋鮮卑進攻的第一線部隊,這使南匈奴的一些貴族極其憤怒,不滿情緒迅速滋長,萬氏單于的去世,使得這種不滿情緒爆發了。南匈奴部落首領阿族起兵反叛,企圖逃回匈奴大漠故地,使匈奴中郎將馬翼得知訊息後,立即率軍圍堵阿族部落,結果在阿族尚未逃出塞外前,將其一網打盡。
鮮卑人的進攻越來越猛,124年進攻玄菟、高柳等地,殺死南匈奴漸將王;126年侵犯大同,殺死太守李超。南匈奴人也就不斷地受到鮮卑族的進攻,經北方軍事重鎮朔方受戰爭的破壞,軍事防禦措施嚴重受損。以前朔方城乃是作為抵禦匈奴的前沿陣地,如今成為南匈奴抵擋鮮卑人的前線,南匈奴上書漢朝廷,請求修復朔方軍事基地。朝廷對北線鮮卑的頻頻入侵很是頭疼,決心以主動的形式出擊,堅決遏制鮮卑的勢力,所以不僅同意南匈奴修復朔方要塞,而且在126年(順帝永建元年)的年底時,調黎陽營至中山郡北,同時命令緣邊諸郡加強軍事戒備與訓練。
永建二年(127年)春天,使匈奴中郎將張國率南匈奴騎兵開始反擊,攻擊的目標是鮮卑部落中最梟悍的其至鞬部,這次反擊作了充分的準備,因此旗開得勝,其至鞬部抵擋不住,率軍北撤,其二千餘種輜重物資落入漢匈聯軍之手。
同時,護烏桓校尉耿曄在東北戰線也取得了重大勝利。
這年的二月,鮮卑部落六千餘人進攻遼東郡與玄菟郡,漢軍一反只守不攻的慣例。護烏桓校尉耿曄率東北邊境守軍以有烏桓騎兵以攻代守,出塞作戰,剿殺鮮卑數百人,同時繳落了大量的牛、馬等牲畜。這次出塞作戰意義非凡,使得鮮卑人意識到漢帝國的軍事實力仍然十分的強大,於是這一地區的鮮卑首領率其部眾三萬人向耿曄投降,此後,鮮卑人進犯的主要方向便集中在漁陽與朔方二地。
先來看看漁陽(北京密雲西南)一帶的戰事。
永建三年(128年),鮮卑寇漁陽。
三年後(131年),耿曄派遣烏桓數千騎兵出塞,猛攻鮮卑,殺死數百名鮮卑人。這一年的冬季,漁陽太守派烏桓騎兵深入作戰,烏桓騎兵中有一勇士,稱為扶漱官,此人極為驍勇,與鮮卑人作戰時屢立奇功,扶漱官率烏桓騎兵猛撲鮮卑騎兵,雙方經過一番血戰之後,鮮卑騎兵大敗,陣亡八百人,同時被俘獲大量的牛羊馬以及部分人口。
次年(132年),護烏桓校尉耿曄又一次派出烏桓騎兵,在親漢校尉戎朱廆的率領下,鈔掠鮮卑,大獲而還。
鮮卑人轉而攻擊遼東屬國(位於遼東的蠻族胡人居住區),耿曄將其指揮部由後方的馬城遷到遼東郡的無慮城(遼寧省北鎮縣),以示必擊退鮮卑人、保衛屬國居民的決心。
再來看看朔方以北對鮮卑的戰事。
在這一條戰線上,主要憑藉的是南匈奴的力量。陽嘉二年(133年),使匈奴中郎將趙稠也易守為攻,派遣南匈奴軍主力骨都侯夫沈部出邊塞,進入漠南,進攻鮮卑的軍隊,鮮卑其至鞬部落遭到重創,南匈奴軍斬獲頗多。
不久,其至鞬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