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3/4 頁)
市少有人不會水地,宋叔不會怕淹吧?。
“我從小在北方長大。不會水又有什麼稀奇地。”宋培明撇嘴笑了笑,“區裡要在這裡籌備電子產業園區,必須要有完整地規劃才行!愛達有今後地具體規劃沒有?”
“書面的東西還沒有。沒時間、沒人搞這個東西。不過我這裡有些東西。”張恪指了指自己地腦袋,“宋叔不怕太詳細了。市裡會將專案搶過去?我可連我家老子都沒有細說啊。”
“誰來搶。我就跟誰翻臉!”宋培明嘿然一笑。攬過張恪的肩膀,“你小子要記住誰當初拿著烏紗帽到銀行抵押幫你搞來貸款的。不會這麼快過河拆橋吧?”
“誰知道?”張恪攤攤手。“也不是我想過河拆橋,很多時候大家都身不由已。要不這樣吧。我們這次收購無線電元件器二廠全部的資產。收購之後,能不能將這部分資產拿到銀行抵押貸款?”
宋培明兇相畢露:“你這是要挾!”
“也算不上。我得有理由拒絕別人的誘惑才行。”張恪嬉皮笑臉心說,向銀行借貸所形成的資金褳。只要及時支付利息,要比從經銷商那裡抽取資金要穩定得很,有可能地話。還是要進一步改善資金褳地結構。
銀根緊縮週期。私營企業的借貸很難透過銀行審批,但是各級政府都有一定量的指標,張恪這是繼續挖掘宋培明的潛能。
宋培明苦笑著說,“區裡還要不要扶持其他企業了?你們這次直接收購的代價太大。無線二廠地規模。你們在這裡擇地新建。不需要一千萬。你們卻一下子掏出兩千多萬。就算拿去銀行抵押貸款。難道能貸足兩幹多萬。”
“直接併購是企業擴張最直截了當的方法。除了可計算地有形資產。業務資源、市場份額也就算了。但是技術貯備以及大量地熟練工人,都是愛達目前所急缺的。目前益隆鎮的廠子新廠房建成投入使用。總裝線暫時沒有什麼問題。整體產能受制於線路板的生產無法短期內提高。到下個月。愛達電子的產能就可能跟不上市場需求;一旦將無線電二廠收購到手裡,控制系統的線路板與電路系統。將會由專門的工廠組織生產。而益隆鎮的廠子加上後來擴建的廠房則全部改為總裝生產線,至少等這裡的廠房建成之前。不用擔心產能地問題。”
“唉。愛達的速度太讓人瞪目結舌了。”宋培明不得的感慨起來,“我現在也算影碟機產業的半個專家。一家兩個月前狗屁都不是廠子竟然想在兩個月內跟三星爭奪華東地區的市場。當然要讓人笑掉大牙。”
“宋叔的大牙笑掉沒有?”張恪戲謔的問。
宋培明搖頭嘆息。八月之前。張恪的市場推廣方案在許多人眼裡是一項非常激進、冒險的方案。兩個月內。月銷量突破六千臺。在許多人眼裡,根本不是可能完成的任務。在愛達影碟機正式推向市場的六月份。三星作為影碟機的第一品牌在華東地區的銷量才不過五千臺,而在張恪的時間表裡。到八月底。愛達對華東地區的市場推廣甚至只來得及完成一半,張恪擬定的目標。未免有些強人所難。
但是這個目標卻讓張恪硬生生地做到了。張恪親自推動第一輪的市場推廣工作。七月份地市場銷量就突破三千臺,市場挖掘比較充分的東海省,一省的銷量就突破兩千臺,八月份地市場推廣重點是上海市,還沒有到月底,上海市的銷量已經突破一千五百臺,而東海省的銷量也穩定在兩千臺以上。
第四篇 錦繡前程 第二百一十三章 佈局
九五年的夏天。影碟機售價依舊維持在三千五百元以上的高位。給二級經銷商地代理價格維持在三幹元以上的高位。雖然愛達在採購元器件方面還沒有議價的能力。無法有效的控制採購成本,就算如此。每臺影碟機整機仍有近千元地毛利。
離八月結束還有一週的時間。但是從各地經銷量那裡傳回的銷量資料。愛達影碟機八月月銷量鐵定能突破六千臺,在華東地區銷量排名僅次於三星。
雖然有這麼高的毛利潤,但是仍然遠遠不能滿足愛達對資金的渴求。
張恪給愛達設計地發展模式過於激進。致使各項管理費用畸高。尤其是市場推廣這一塊。僅東海、上海兩地地廣告投入就突破千萬還沒有計算向中央電視臺每月支付地六十萬廣告費,張恪計劃年前再向華東地區投入一千萬的推廣費用。
成功的市場推廣,意味愛達一開始就堅持的現款訂貨地代理銷售模式可以從經銷商體系中抽取更多的資金。僅上海市的市場開啟之後,上海的經銷商永城交家電有限公司為了壟斷上海地區的代理權,除了正常地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