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第3/4 頁)
發一直停頓不前,或許重新啟動而沒有向外界透露,不過我想TI沒有動作地多……”
陳信生坦然一笑,開發光碟讀取技術進而生產機芯,沒有必要瞞著將是影碟機產業最大的整機組裝商的愛達電子,說道:“的確沒聽說總部有重新啟動這方面研究的計劃……”
張恪說道:“不進行進一步的技術開發,TI沉澱下來的技術很快就會成為一堆作廢的檔案紙或者計算機裡的無用文件,TI公司將沉澱的、幾乎要作廢的技術、專利拿出來,愛達也將目前掌握的機芯外層技術與原型機的應用技術拿出來,組建一家合資公司,股份一家佔一半,誰也不誰便宜,惟一的約束條件,就是雙方都不可以在合資公司之外發展相關的技術……”
雙方都不可能在合資公司之外發展相關的技術,意味著TI更看好未來的市場,只能對合資公司加大投入,TI公司無疑能提源,而愛達卻可以提供更多的市場資源,至於控股權,是誰都想爭奪的,張恪提出一家一半,各不控股,表現出對未來市場的強烈信心。
“看來你對此已經有過深思熟慮,我會與TI總部溝通。”陳信生感概了一聲,輕嘆著說,“不得不說,你是個野心勃勃的傢伙,這點跟TI董事長安吉伯先生很像……”
不管怎麼說,影碟機元器件不是TI的主營業務,對於本打算放棄掉的技術,TI不會有太大的貪婪。
“安吉伯先生是這樣的人?”張恪笑著說,“那我看到合作的希望了。即使合作,也不是一天兩天能促成的,還是看TI跟斯高柏的談判結果會如何吧……”
TI解碼板原型機出乎意料的提前出現,讓斯高柏很被動,他們幾乎佔據不了任何優勢,還要面對半導體產業的領軍巨頭。張亞平不會偏幫斯高柏公司,他只想跟TI也敲定戰略合作的關係,聯合兩家解碼板供應商與飛利浦一起,給後來者設定技術壁壘才是他此行的目的。張恪的態度明顯偏向於TI,但是表示會接受TI與斯高柏最終談成的協議,以兩家約定的市場份額,分別向兩家採購相應比例的解碼板,但要求兩家在價格上提供優惠。
艾默從張亞平那裡知道,愛達從明年一月份起,極可能佔到品牌影碟機市40%的份額,也就是說,斯高柏失去愛達這個大客戶,也就失去40%的市場份額,除非放棄壟斷價格,與TI公司進行競爭。
當市場只有兩家供應商,竟然還要相互殺價,那大概就是所有人都無法理解的愚蠢之舉,斯高柏不可能放棄壟斷利潤,那只有接受與TI平分市場的條件。
愛達電子所需要有解碼板,一半向TI採購,一半向斯高柏購,因為採用兩家公司的解碼板,會造成額外的技術投入,兩家公司都願意開放一些外層技術,幫助愛達公司進行控制系統方面的研發。而且愛達電子向斯高柏公司採購解碼板,將撇開斯高柏在香港的代理商。
至於飛利浦與TI之間的合作基礎離不開愛達已經開發出的原型機技術,但是張恪將原型機技術作為合資公司的談判條件,張亞平萬萬想不到,愛達與TI此時就秘密牟求替代飛利浦的合作可能。
第四篇 錦繡前程 第二百六十三章 奇蹟之手
成立合資公司,對於TI來說,只是把即將被淘汰的並且停止研究的光碟讀取專利技術拿出來給合資公司進行進一步的開發,而且合資公司的另一個研究方向,就是開發TI解碼板在整機應用上的配套方案,這將促進TI生產的解碼板迅速得到廣泛的應用。
對於光碟讀取技術,TI方面沒有太大的信心,畢竟索尼、先鋒等日系廠商太多,但對於解碼板的配套方案,TI就迫切得多,不然他們的解碼板除了賣給愛達電子,將找不到別的廠家,就算與斯高柏簽下均分市場的秘密協議都沒有用。
TI公司總部很快就給了回覆,並授權陳信生與愛達電子草簽意向書,對外宣佈是各投入一百萬美金進行影碟機整機技術的開發,各佔50%的股份。
張亞平非常想飛利浦也能參與合資公司,以便合資公司研發的整機技術方案是以飛利浦的機芯為基礎,他哪裡想到合資公司有掛羊頭賣狗肉之險惡用心,張恪哪裡會讓飛利浦參與進來?
VCD影碟機的暴利期差不多還有一年半的時間,就算合資公司在這段時間裡拿出合格的機芯來說,也無法跟飛利浦競爭,最主要的還是削減愛達電子日後的生產成本,讓愛達影碟機在市場走得更堅挺、更久遠。
其次,張恪想利用合資公司這個平臺,藉助TI的技術優勢,抓住DVD時代的尾巴,最好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