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2/4 頁)
四年底提出建設新海州的概念之後,才逐漸重視起來,加大投入,但是級別畢竟要比一般的市直局要低半級。
文物局的油水之寡,誰都知道的,而且這次市裡明確要將文物局搞的幾家公司都裁掉,將所得利潤都上繳市財政,文物局更成了清湯麵,沒有油水。
但是兩個機構並一起來,那就完全不一樣的。
兩個機構簡併的事情確定下來,園林文物局的幾個位子自然變得微妙起來。張恪也沒有精力去關注其中的細節,總之有些關鍵的事情,會有人站出來代替唐學謙發達意見,將事情推動著往前走,最終各方面平衡的結果,也是各個當事人自身的努力,原園林管理處的處長周健提名當局長,建委副主任黃柱全調到園林文物局當副局長,主管原文物局所轄的業務。
因為黃柱全的告發,綁架猥褻教師案一時成為省內熱議的傳聞,最終導致萬勇調離海州。不管怎麼說,黃柱全此舉破壞原建委系統的利益平衡,也有違官場的潛規則,黃柱全在建委系統多受排擠。
通常來說,委大於局,從建委副主任的位子上調去當園林文物園當副局長,有左遷的味道。更何況黃柱全原來分管的那塊是個肥缺,肥缺空下來,跑到園林文物局分管的又是油水最寡的那塊,當然沒有反對聲音,也沒有人會有太多的聯想。
園林管理處與文物局原來分屬不同的副市長分管,簡併之後,唐學謙直接提議由宋培明分管,不讓他的市長助理只是掛空銜。
城南區在宋培明當上區委書記之後,經濟上提速極大,九四年,轄區內工業生產總值才十二個億,九五年,突破二十三個億,增加了近一倍。在市轄五區裡,從排名最末一下子超過新東區、北關區,次於西城區與開發區。也是因為城南區九五年的突出表現,使得海州市的經濟增速首先追上全省的平均水平。
這是個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政治時代,宋培明擺平新光造紙廠的問題之後,表現也真是搶眼,何況他還提出九六年工業生產總值再翻一番的目標,周富明雖然覺得宋培明不再是他的人,也無法拒絕給他加權。
宋培明分管園林文物局,園林文物局具體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由黃柱全主管,加上沙田東片還屬於城南區的地盤,這樣一來,就杜絕對有單位或者個人對沙田東片建築群突然下手的問題。
第四篇 錦繡前程 第二百八十章 生日禮物
張恪有時公司的事情結束較早,一般也不會直接回家,都先轉到郵電局的職工宿舍新錦園去看一眼,最近他媽人十有七八人會在那裡,即使新房子裡沒有人,也可以到隔壁晚晴住的洋樓裡歇一歇腳。晚晴元旦過後就搬進新錦園的小洋樓,梁格珍也打算在春節之前搬進來,倒是張知非不著急,他現在住的也夠寬敞,原來的住處離女兒張玫的學校也近一些。
27日晚上,天空飄著小雪,張恪想著許思這幾天就要回來,幾天一直堅持自己開車,免得許思回來後再把傅俊他們攆開有掩耳盜鈴的嫌疑。
隨著卡帶的轉動,齊秦那略帶傷感的歌聲輕輕的傳出來,有著獨行荒涼草原中的悽美,感覺悵然,卻又沉靜塌實,實在適合一人在雪夜裡獨自己的聽。
張恪從九三年開始聽齊秦的歌,那些清淨、寂寞、獨孤的聲音,伴隨了他度過了十五個春秋,張恪之所以要幫江黛兒圓夢,也是從她的聲音裡聽出清淨、寂寞、獨孤的感覺出來,都無法想象禁錮在她那絕世容顏與完美軀體下,竟是怎麼一顆清淨、孤寂的靈魂!
九五年的齊秦與王祖賢還是世間戀情的楷模。九七年的冬季,對於張來說,是一個失意的冬季,那時唐婧出國才半年,而陳寧還沒有出現,處了幾個女孩子,都沒有感覺,反而把自己的心思處亂了。張恪讓杜飛拉去赴齊秦的演唱會,張恪坐在前面,旁邊的人拼了老命揮舞著點燃的打火機,當齊秦第三次唱起《大約在冬季》時。全場一起叫喊:“王祖賢……”張恪看著齊秦眼睛裡分明含著淚水。張恪此時還記得零四年。也就是八年之後在電視裡看到對齊秦地專訪,他那時已經能安靜豁然的說起他跟王祖賢的分手,張恪看到那則訪談,竟然有一種說不出的震動,頓覺歲月如逝、斯人老去的感覺。
把著方向盤,穿過郵政局職工宿舍區,從內崗門拐進真正意義上的新錦園,看著新房子裡亮著燈。張恪禁不住想將車悄然停在屋前,安靜的坐在車裡聽會兒歌。
重新回到九四年,有著少年的身體,卻沒有少年地心,常常會懷念未曾發生過的往事,這些往事大概也不會再發生了吧,畢竟是自己另一段人生,雖然充滿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