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2/4 頁)
香港之前,與張亞平會過面,雙方討論了下一年度的機芯供應問題,並沒有形成明確的最終合作協議。
蘇津東的電話,打不通,愛達的其他聯絡方式。張亞平都放在公司的辦公桌裡,張亞平當即開車從徐家彙的家裡前往浦東地工廠,也顧不上節約手機費,在車裡向他的老闆。飛利浦元器件部總裁彙報國內剛剛發生、還沒有透過媒體正式傳播的重大新聞,要求總部同意他立即啟動上海工廠的二期工程建設;他通知他地助手到工廠跟他匯合,他決定一旦跟蘇津東聯絡上,就親自到海州走一趟。
愉快合作的基礎,就是雙方對未來的憧憬一致。
與斯高柏、飛利浦相比,TI與愛達有著更密切的利益聯絡,就是那份年初就簽定、讓張恪轉入香港公司那份分享壟斷利潤的協議。根據那份協議,TI從斯高柏公司手裡分得更多的解碼板市場份額,符合雙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陳信生現在就擔心愛達的產量能不能跟得上市場的步伐。他願意促進TI與愛達在這方面進行更密切地合作,甚至願意提助。
造幾棟廠房很方便,廠房全部採用鋼結構,一個月就能豎起一個大型組裝車間來。但是熟練工人卻不是一天兩天能培訓出來的,還好這兩年海州市的無線電、電子等企業職工下崗的比較多。
收購海州無線電二廠、組建元器件子公司之後,全盤接收無線電二廠全部技術人員、裝置、生產線與廠房。有三四個月的時間消化,已經差不多轉化為愛達地生產力,只要央視標王的概念再度炒熱起來,愛達就可以更方便的挑選合格的零部件供應商……
但是陳信生既然表現願意讓愛達割一刀的念頭,張恪豈有不割的道理?TI號稱世界數字解決方案的提供者,在技術積累上的優秀,全球也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家公司能相比,張恪最饞的就是TI地技術實力,愛達要自己買光頭開模做機芯,向TI尋求技術上的援助是最好的……
陳信生開車送張恪回賓館。已經夜深,他錯過收看《新聞聯播》對央視標王揭曉的新聞播報以及北京電視臺對周遊的新聞專訪,設在賓館大堂左側房間的媒體接待室,燈光通明,還有一些人脖子上掛著照相機在裡面東張西望,關於央視標王的新聞稿都已發出去,他們都期望能搞一份有分量的通訊稿。
駐京辦的工作人員甚至取回幾份北京報社明天即將發行的樣報,今天沒有重大的社會新聞,無一例外都把央視標王揭曉的新聞置於頭條,還有兩家報紙給這則新聞套紅刊出,可見中央電視臺對平面媒體的滲透力之強,傅俊與江母在媒體接待室,還有一名穿西服的青年人在幫助招待,沒有穿賓館的工作制服,不曉得周遊又從哪裡搞來人手。
張恪讓傅俊去看周遊有沒有空下來,他先回房間。
周遊精神奕奕,看不出絲毫的疲倦:“TI那邊有什麼好訊息?”
“TI已經開始跟斯高柏公司對解碼板市場的份額分割進行秘密談判,他們為了給斯高柏公司壓力,要跟我們做出緊密合作的姿態,誰叫我們是他們必爭的整機廠商呢?”張恪意氣飛揚的說,“不曉得斯高柏公司會不會來拉攏我們?”
周遊會意的笑了起來,他也是少數知道愛達與TI簽定分享壟斷利潤協議的人,說道:“北京的經銷商過來求援了,他這裡只備了一百臺機子;國美電器採購部經理希望能與我們建立直供關係;北京興大元交電家貿易公司的老總親自趕了過來,希望能拿下我們明年的代理權……”
張恪揉揉太陽穴,頭疼的說:“他們的動作還是蠻快的,不過都是你的事情,還用不著我頭疼,不曉得海州那邊怎麼樣……”
“海州那邊的電話就沒有停過,盛鑫的葉總也打過電話來,他知道你沒時間,說你一時不理會他也沒有關係,還有唐市長的女兒也打過電話來,她說會一直等你的電話,還有謝總打電話來問我們幾時回去……”
“你在這裡再留幾天,跟央視還有很多細節要敲定,市場部不是在石家莊有兩個人,你把他們直接調過來就可以了,我們最遲後天就要走……”張恪對周遊說,“今天的工作是不是可以暫告一段落的,大家看起來都精神抖擻的,那是亢奮了,我倒覺得有些累了。”
周遊走出房間,張恪看了看手錶,心想這時候給唐婧打電話合不合適,葉建斌那邊倒可以暫時不去理會他,身子陷坐進單發沙發上,兩腳很舒服的蹺到床沿上,將電話機拿過來放在膝蓋上。
打到唐學謙家的電話是唐學謙接的,唐學謙家就一根線話,唐婧屋裡按著分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