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第2/4 頁)
水窪地,前面還只是一片空地,離江堤就百十米地距離。雨天裡的小江江水有些渾濁,但是空氣異常的清新,唐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問張恪:“這些地方都是?”
“嗯,象山與小江的這塊夾角地都是,有兩百畝左右……”
“這麼大?”唐婧詫異的看著張恪,“那可不至種兩萬株玫瑰啊……”
種植兩萬株玫瑰佔不了多少地,張恪想在小江水畔建一座玫瑰園。
張恪想不通規劃局究竟是怎麼搞工業規劃地,竟然把象山與小江之間的土地規劃為工業區,而且是重汙染的化工與重工企業建設用地。當然了,張恪與宋培明溝透過了,城南區會抵制將益隆鎮併入開發區,而且愛達牽頭在益隆鎮東南搞電子工業園區,化工區不能向東擴張,不用擔心會有大的汙染源出現這片土地上。
這麼好的地方,張恪怎麼忍心不搶著插一腳?也就圈了兩百多畝搞種植園,差不多是象山南麓方位最好的一塊地,夾山面水,景色最是宜人,最適合打造私人園林。過了幾年,等房產地熱起來,看宋培明會不會急著直跳腳。
雖然宋培明過幾年不會窩在城南區,但他畢竟還要在海州市裡發展,看著這麼一塊好地,怎會讓他不心疼?
雖然種植園可以請工人,但是有些事情畢竟要親自動手做才有意思,張恪還專門買了一些關於玫瑰種植方面的書籍,很是認真的看了起來,多少顯得有些不務正業。
沙石路有些難走,唐婧倒是方便,半個人掛張恪身上,倆人往江堤走過去,還沒有到江堤,那邊上來兩個穿雨衣的人。
“你們怎麼才過來?”周遊站在江堤上大聲的喊。
“讓你們過來幫忙分苗地嗎,你們怎麼跑到江邊去了?”張恪拉著唐爬上江堤。
蔣薇剛從江邊上江堤,說道:“我們都認為你不會這麼壓迫手下的員工,多半是借勞動的名義請我們過來賞江景,我們很自覺,直接到江堤這裡來等你們。看,我們都把傅俊家兩丫頭帶過來了。”
張恪呵呵一笑,看著蘇津東手腳並用的爬上來。
“這真是一塊好地方,讓人看了,都忍不住想全佔下來。”蘇津東喘著氣說。
“你們啊,要好好鍛鍊身體,就拿勞動當鍛鍊身體吧,以後苗圃的事情,都分給你們來做。”張恪笑著說,轉臉看著江堤內側,煙雨濛濛,問蘇津東:“你說說看,愛達幾年時間能將這片土地都佔下來?”
第四篇 錦繡前程 第二百七十五章 植物園奇想
蘇津東、丁槐、周遊他們元旦這天難得的清閒,這段時間,張恪要將他們骨頭渣子裡都出油來,偏偏他自己有空沒空在翻一本有關玫瑰種植知識的書,這倒也算了,他還真在象山南邊買了一塊地,煞有介事的請了兩名花農,今天雖然說是給大家一天的假期,卻把他們都邀到連圍牆、苗圃都沒有的種植園裡幫忙分苗。
入春前種植的玫瑰要選用粗莖的大苗,才能確儲存活,趕著元旦這天下起淅瀝小雨,天氣又不是很冷,大家都當到江邊來郊遊,車子停在泥濘的沙石路上,人到江堤上來玩。
蔣薇是海州人,蘇津東、丁槐、周遊、魯慶生等人屬於給騙到海州的那一類,人到海州後,還沒有閒暇工夫爬一爬象山、靜下心來看一看小江流水。
煙雨濛濛,江天一色,才知道自己平日生活工作的地方竟是如此的迷人。
蘇津東對張恪說:“在這裡種些花草,人生寫意不如此,恪少打算這裡都種玫瑰?”
“玫瑰是要種的,也不一定都種玫瑰,”張恪笑著說,“你們喜歡什麼,給你們每人劃一片地出來,要是大家的意見夠豐富,搞成植物園也無所謂……”
“我喜歡竹子……”丁槐插了一句話,“種竹子也無所謂?”
“也可以,不過你要來花時間伺弄,我才請了兩名工人,再怎麼剝削人家,都照顧不過來的。”
蘇津東說道:“老丁在他老家後院也種了一片竹子,我就覺得竹林裡鳥特別多……”
丁槐笑著說:“那我可以將父母也接過來,讓他們幫我整竹子。”
蘇津東說道:“老人家習慣忙碌……”幫著介紹丁槐老家的情況。
丁槐的老家是安徽農村。他父母都有風溼病,不能再種田,丁槐在萬燕工作地時候,就將他父母接到合肥市裡,家裡那幾畝地都種了竹子,隔三岔五才回去一趟。丁槐與妻兒到海州來,他父母死活不肯跟著過來,寧可回老家待著。老人在農村住了一輩子。進城市已經很不習慣了,再到一個陌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