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第2/4 頁)
中途下車,只把司機周文斌趕到廠子裡來?不曉得張恪有什麼事,只要按耐住心裡的興奮,還想內部先慶祝一下,沒想到下班時,接到電話說張恪馬上就趕過來。
張恪與宋培明前後腳到廠子裡。直接辦公樓二樓地技術部。
出的樣機還比較醜,已經選擇新的模具廠生產機箱。
丁愧親自給張恪、宋培明他們演示樣機地功能。接著又拿目前已經上市的四款影碟機做比較,才把功能介紹完,又做效能測試,在功能與質量上。樣機都做到當前最好,比目前市場推出的兩款品牌三星與萬燕都好。
韓國三星也已經搶先推出影碟機,三星為了趕時機,完全模仿萬燕的技術,採用第一代定型解碼晶片,質量不穩定雖然三星最早退出影碟機市場的關鍵因素之一。但不妨礙他們這時候利用品牌優勢。一下子佔據影碟機的主流市場。銷量超過萬燕好幾倍。
宋培明對技術的東西不是很懂,但是他知道張恪將他拉過來。可不是為了給他講解技術的東西。在去吃晚飯路上,他將張恪拉到自己的車子裡,對他說:“看到你們這麼有信心地樣子,說吧,區裡能支援什麼?”
“缺錢。”張手一攤,“樣機才出來,愛達電子原來的生產線要改造一下,關鍵是採購元件,至少還要五百萬,才能看到真正地產品。”
“盛鑫不是拿五百萬出來嗎,你為什麼拒絕跟他們合作?”
“盛鑫後來將籌碼提高到一千萬,”張恪笑著說,“憑著一千萬就想壟斷我的華東市場,門都沒有,我當然不會答應。”
宋培明心神一凜,問張恪:“你給我透個底,愛達電子到底能做到多大,一千萬都不能滿足你的胃口?”
“現在市場上只有三四款機子,再過四五個月就會有三四十款機子,到明年還要難以想象,愛達電子前期在技術上就投入四百萬,宋叔叔認為我想做多大?”
宋培明說道:“區裡專門找人做過市場分析,認為影碟機市場也會在兩三年間超過錄影機的市場,你認為可能性有多大?”
“不用兩三年,明年還超不過,我給宋叔叔你端茶認錯。”
“錄影機市場規模現在有四十個億?”
“宋叔叔功課做得蠻好嘛,我知道這些資料,不要宋叔叔再來提醒我。”
“對於愛達地目標,五百萬似乎遠遠不夠吧?”
影碟機產業突然爆發出來的市場,明年就能達到四十億規模,愛達電子想到大幹一番,五百萬資金顯然是遠遠不夠的,五千萬還只能小試一下身手,宋培明對經濟雖然談不上精通,常理還是知道的。
“五百萬只是應急的錢,有這五百萬才能拿出真正的產品,有了產品就可以從市場上去籌錢……”
“盛鑫那次不是你給宋叔叔演戲吧?”
張恪有著仰天大笑地衝動,宋培明大概也覺得這種疑惑過於謹慎,說道:“銀行對貸款很嚴格,要應急地話,愛達電子辦抵押手續太複雜,五百萬,我讓區財政局直接幫你辦,但是有一個條件……”宋培明當然知道產業地機遇對城南區的經濟來說是多麼地重要。
張恪當然清楚現在私營企業從銀行貸款有多難,要想馬上拿到錢,必須走捷徑才行,宋培明直接以區財政的名義搞錢,那是最便捷的路子,但是現在銀行貸款對行政的控制很嚴,宋培明這是擔了一些風險,愛達電子做成了,那是宋培明不具一格扶持地方產業,要是做不成,宋培明就多少要擔些干係。
“有什麼是我們能做的?”張恪平靜的看著宋培明。
“我希望愛達電子在城南區範圍內扶持配套企業,”宋培明做出決定,心裡就輕鬆了許多,笑著說,“既然蛋糕有這麼大,城南區當然希望能吃到更大的一口。”
要是說盜版制碟也是配套企業的話,城南區就有,但是這東西畢竟不能拿到檯面上來說,張恪含糊的回答:“非關鍵元件,在附近採購也能降低成本……”
第三篇 啟航 第一百五十五章 柔情與火焰
在益隆鎮上吃過晚飯,宋培明就離開了,張恪他們重新回到愛達電子,這時候謝晚晴她們才知道在去飯店的路上,張恪已經跟宋培明敲定貸款的事情。
謝晚晴說:“愛達電子要是急缺錢的話,錦湖臨時調幾百萬給你用。”
“錦湖要同時新承包四家造紙廠,加上新光廠,產能幾乎佔到海州市造紙產業的三分之一,錦湖的資金也捉襟見肘,不到萬不得已,我還是自己想些辦法。”張接著又說,“錦湖創立時動用你們謝家的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