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麼看怎麼彆扭?”舉到眼前看了看,原來是平光鏡。盯著許思看了一會兒,嘿嘿一笑,將眼鏡還給她。
知道今天的打扮是有些怪異,張恪的眼睛讓人心慌,許思伸手將一縷頭髮攏到耳後,將眼鏡戴好,見張恪還盯著自己看,竟然手託著下巴,許思橫了他一眼:“沒事做,不要在這裡妨礙我。”
“就剛剛那一眼,還有熟悉的味道,”張恪涎著臉在許思對面坐下,“我要不跟你說,你知道有什麼事可以做?”
跟謝晚晴提到利用海裕公司的資源做通訊器材的渠道銷售,張恪自然不是說說而已,他利用暑假的時間收集了更詳細、更全面的資料,只等找到趁意的人手幫自己。
在九四年之前,國內行動電話屬於模擬行動通訊系統,俗稱“大哥大”,模擬手機沒有實現機卡分離,未寫碼的裸機不能直接使用,需要透過當時的運營商(各地區的郵局)統一分配手機號碼,並向手機寫入對應的電子號碼。
這種技術特徵,使得手機的銷售由郵電系統完全控制。
九四年才成立的聯通公司與原郵電部行動通訊局相繼鋪設GSM數字通訊網路並提供服務,國內行動通訊出現了模擬網和數字網並存使用的格局。
數字GSM手機,也是日後常見的手機,採用機卡分離的終端技術,使得手機的銷售在技術不需要再依賴郵電部系統。
九四年,進入國內手機供應市場的國際製造商增多,除了摩托羅拉、諾基亞兩個主要品牌之外,愛立信、飛利浦、西門子、阿爾卡特、索尼等多個品牌也相繼進入國內手機市場。
對於剛剛進入國內手機市場、沒有渠道基礎的愛立信而言,無法依賴原郵電系統的購銷渠道,與摩托羅拉這家強大的商業對手競爭,開始採用總分式多級代理體系向市場鋪貨,利用渠道商對市場銷售網點控制的優勢,迅速把貨鋪到全國主要大中城市。
九四年的夏天剛過,國內的手機市場剛剛發展到這一步,國內從事通訊器材代理與銷售的商人,還沒有多少人嗅出數字手機蘊藏的商機。
張恪很想向許思描述一番愛立信九五年推出的第一款中文數字手機GH398在國內受歡迎的程度。九四年,愛立信在國內的辦事機構,剛剛由辦事處升級為分公司,其總分式多級代理體系還剛剛才建立。
利用海裕公司的資源,拿下愛立信在海州市的代理權,從愛立信剛進入國內手機市場就持續數年的熱銷中分一杯羹,是張恪一開始就有的念頭。
張恪跟許思聊了一上午的數字通訊,基本都是他說,許思聽,到下午,聲帶不可避免的有些沙啞,也讓他的聲音聽起來成熟一些。盛鑫公司是愛立信在華東地區的總代理商,張恪直接聯絡的是盛鑫公司的市場部副總監,這個叫葉小桐的女人,從聲音上判斷年紀不會太大。
海裕公司雖然給謝瞻搞的一塌糊塗,但在業內還有些名氣。其實早在五月份,愛立信在東海省的省級代理商已經確定下來,葉小桐問到為什麼海裕公司一開始不爭取愛立信的省級代理權,卻拖到這時候由下面的辦事處爭取地區代理權。
謝瞻給謝晚晴趕出公司,也不是沒有做一點掙扎,至少有很多不利海裕公司的流言都是從他嘴裡傳出去的。
張恪相信葉小桐也聽到這些不利海裕公司的流言,還是不動聲色的解釋說:“我們公司錯過一次機會,在於當時對數字通訊的前景沒有足夠的認識,現在由辦事處去爭取海州市的代理權,也是迫不得已的彌補。”
果然,葉小桐接下來果然提及資金與分銷渠道的問題。
第一篇 宦海商途 第四十章 所有的問題都能解決
謝瞻以虛增資產的方式,從中行貸出一千萬,這也是他被趕出海裕公司的關鍵。當然,以謝晚晴背後的關係,完全能夠將這筆鉅款留在公司,謝晚晴還是將這筆款項提前還給中行,令海裕公司的流動資金捉襟見肘;海裕公司這幾年的混亂管理已經讓徐志明一手建立起來的分銷渠道陷入癱瘓。
所謂的海州辦公事,除了還有兩個月租期的辦公室之外,再沒有別的什麼資源。
張恪看著許思坐在對面流露出擔憂的眼神,朝她笑了笑,對著電話裡還未謀過面的葉小桐說:“現在有很多不利海裕公司的流言,海裕公司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在業內也不是秘聞,我不否認海裕公司目前在資金與分銷渠道存在遇到一些問題,但是你也不能否認,海裕公司有能力在很短的時間內解決這些問題,至少海州辦事處在短時間內能解決資金與分銷渠道的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