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部分(第3/4 頁)
極引導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
張恪對此也只能抱以苦笑,以中晶微芯金山工廠為核心的金山電子製造基地絕對不能算小專案,三年後二期工程建成就要實現年產一億部手機的產能,這個計劃要是公佈於眾絕對能驚爆眼球,畢竟九九年的全球手機銷售總量也才三億部而已。
有些事情當然跟趙有倫有過溝通,也許是計劃龐大得令趙有倫也難以置信,畢竟錦湖今年在國內的手機銷售目標才八百萬部。八百萬跟一億的差距有多大,趙有倫心裡很清楚,他擔心張恪又是在玩畫餅之術。就像製漿專案,雖然最終也算是在海州順利啟動了,投資規模也超過當初擬定的六十億,達到一百億,但是畢竟拖了有四年之久,像他這樣的官員,有幾個四年可拖?
羅君可能要調離建鄴,無論是肖明建上位還是中央另派其他人,錦湖在建鄴都不可能像以往那般如水得魚,趙有倫是希望張恪這時候對金山就有個明確的態度。
張恪也無法跟趙有倫做太細緻的說明跟保證,等到明年金山這邊的產能逐步釋放出來,趙有倫就知道自己是真的往他嘴裡塞了個肉餅還是隻空口白牙的畫了個餅。
張恪回到建鄴,也沒有立時離開踏上前往韓國的行程,羅君把他找去談他近期會調動的問題。
西南雲陰省黨政領導人之間矛盾比較尖銳,中央考慮著將雲陰省的省委書跟省長都調開。雖然去雲陰這個窮省當省長未必有在建鄴當市委書記風光,但是羅君要嚴密安排他還剩下的政治生涯。在零二年冬季換屆之前,他能多兩年正部級的履歷,這對他來說相當的重要;而且同時去雲陰省擔任省委書記的那位,很可能零二年後會進一步調到中央,所以羅君這次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調動這種事情,一般官員不會在訊息確定之前跟外人交談,但是張恪不同。一方面羅君相信張恪能從其他渠道知道相關傳言,另一方面,羅君在建鄴四年多來,對這個地方也有了感情,不希望人走政息,也不希望錦湖因為這事措手不及。當然了,錦湖旗下的消費類電子產業的根基在建鄴、在海州,羅君不奢望能在這方面拉多大規模的投資跟他一起去西南,也希望多少能拉一些,對雲陰省落後的高新產業有個促進;另外—雲陰省的林地資源雖然還比不上廣西、雲南兩省,卻要比東海、江南兩省富裕一些,羅君考慮過將新光林業,新光紙業拉過去幫他推動這方面的工作能幫助他迅速在雲陰省站穩腳跟;再個就是錦湖在東南亞華商群體裡影響巨大,即使錦湖由於產業的限制,無法對雲陰省進行大規模的投資,羅君還是希望能透過錦湖跟廣大的東南亞投資商取得更密切的聯絡。
“上面問過我誰更合適接替我的位子,這也只是慣例而已,會有些多少用處也說不定,我猶豫著要怎麼回答才好,你覺得建鄴將來由誰來當家更合適些……”羅君在張恪即要告辭離開之時,提到繼任者的問題。
張恪知道在建鄴市委書記的人選上,羅君的提名權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見他突然提起這茬,張恪也是微微一怔:他是想講這個人當人情送給自己?
“肖明建市長跟王維均書記也許會是好搭檔……”張恪說道。
“哦……”羅君會心地笑了起來,說道:“也許。”
張恪笑了笑告辭離開,次日就動身去了日本,在日本耽擱兩天再轉道去韓國跟現代半導體進行收購液晶業務的最後談判。
羅君推薦他離開建鄴後由肖明建跟王維均搭班子的事情,江敏之甚至比李遠湖更早知道訊息。
下班後,薛明樓離開省政府再次給江湄拉著去東大。曹虎的新生軍訓剛剛結束,今天又恰恰是他二十歲生日,江湄拉著薛明樓去給他慶祝。
對江湄跟曹虎走得親近,薛明樓有些不喜,但是江湄畢業後正式到由曹兵長子曹知一的妻子董湘控制的靜美國際任職。雖說靜美國際在建鄴還沒有計麼業務,董湘還是在建鄴新設了個辦事處,由江湄掛職辦事處總經理,高薪,跑車,女秘書配上。就憑著這人情,江湄與曹虎走得親近,薛明樓就無法抱怨計麼。
“對了,建鄴市委書記羅君要調走了,聽說羅君推薦了市長肖明建繼任他的位子,江伯伯對這個有計麼看法?”
剛到學府巷內巷的一家西餐廳二樓就座,曹虎突然提到這個問題,薛明樓嚇了一跳。
薛明樓也是上午才知道羅君推薦肖明建頂替他的訊息,曹虎一個在校的學生,又怎麼可能同時知道這個訊息,可就算國務委員曹兵知道一些內幕,也不可能跟他孫子說啊?
薛明樓下意識的想到曹家或者跟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