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頁)
“老師無須看說明,知道為什麼?因為老師掌握一種獨特的學問——‘智慧之學’”,趙興合起書本驕傲地說:“什麼是智學,看了事情開頭,就知道結尾,這就是推理,推理就是智慧。三國時代,世人庸碌,不知道事情開了頭會怎麼發展,獨諸葛武侯知道,所以他成了千古絕代的智人——這就是邏輯推理的力量。”
諸葛武侯,那就是諸葛亮嘛。三國演義在宋代已經有了雛形,應為宋朝廷推行正朔觀念,所以劉備成為讚頌物件,並確定了三國演義的基本架構。鄉間,諸葛亮的故事不算人盡皆知,但諸葛亮的智慧讀書人都知道,連帶他戴的帽子也被叫做“武侯冠”,成了數百年的流行時尚。
此前,趙興的師承淵源一直籠罩在神秘當中。因為宋代還沒有那種“工廠流水線式”的學校教育,每個讀書人都必須有個師承。趙興的無所不知,讓大家疑惑之中多有猜測,這次他偶然一句,讓程夏覺得他知道了什麼,他身體發抖,心裡為獲知秘密而狂喜,目光熱切。
趙興隨手將書放在一邊,看著激動地程夏,很平靜地問:“想學嘛?想學,我就教你們‘萬法之理’……好了,先回家去,明天我們去府城。”
這一天,程家坳註定是不平靜的,孩子們帶回的訊息讓大人們激動地徹夜難眠。
諸葛武侯啊,那是一位千古傳頌的“聰明蛋”,還是位丞相,都封侯了!若學得當年侯爺的一分本事,孩子們此生何憂?
清晨,家長們揉著通紅的眼睛,相互悄悄碰了個頭。這時,趙興已帶著孩子上了路,家長密議的結果是:族長再次重申了封口令。當晚在場的幾個孩子,事後也被叫去反覆叮嚀——連獨在西廂忙碌的程阿珠也不例外。
宋代科舉考試製度分為州試、省試和殿試三級。在趙興這次考試前不久,宋仁宗根據范仲淹、宋祁等人的建議,令各州縣設立學校,並規定在校學習滿三百天的人,才能參加取解試。後來這種制度遭到反對,仁宗只好下詔廢除,恢復了舊有的考試製度。
每三年一次朝廷在各州舉行“取解式”,考中者稱為“貢士”——因為唐代類似考試稱為“拔舉”,所以民間也稱其為“舉人”,考不中的讀書人則稱為秀才。到了明清,科舉增加了秀才試,舉人、秀才才成為官方名稱。
“取解式”考試在秋天舉行,所以稱為“秋闈”,考中者第二年春天參加在禮部舉行的省試——這就稱為“春闈”,省試透過可參加殿試,考中者稱為“進士”。
趙興安排的行程是乘江舟順流而下,在黃州換過中型江船前往江州(九江),而後換上大型貨船穿越彭蠡湖(鄱陽湖)。
這時代,中國南方開發並不完善,黃州是貶官的去處,江州也是。船經過黃州時,江面上的官吏並不太盡職——這是可以想象的,因為貶官的升遷與政績並無關係,只與政治有關,所以貶官的精力並不在政績上,而在於鑽營。
上樑不正,下樑不歪不符合科學道理。船在進入黃州前就遭遇了胥吏盤查,這種歧視性盤查令從沒經歷過胥吏盤剝的程家坳山民憤怒欲狂——比如:船上沒有貨物也讓納稅,謂之“虛喝”(類似現在的“河道堤防工程佔用補償費”、“河道維護費”、“河道治安費”、“河道執行費”、“堤防防護費”、“河道管理範圍佔用費”……等收費之一)。
此外,船上運送些小商品,河道上的公務員誇大數額,要求按虛額納稅,謂之“花數”;即使空船也要納稅,謂之“力勝錢”(類似現在的“船隻檢驗費”、“通關費”、機場建設費、碼頭建設費等收費之一);所收商稅,專責現錢,原值十文,只折作兩三文,謂之“折納”(這……收錢不撕票、“收黑錢”)。
程家坳的山民從未受過胥吏欺壓,他們覺得自己僅是個過路人,竟要為自己的“走過路過”付費,天下哪有這個道理。
學生中數程老二的兒子程濁脾氣躁,他大吼一聲:“幹隔澇漢子(宋語,指不務正業的人),爺的錢……”
趙興突然截斷程濁的話:“給他!”
激動啊,就只收這麼幾項收費,簡直超越了“偉大光榮”。
走路付費算什麼,這都是城管類幹部啊!不付出性命,已經是僥倖了……“給他錢”,趙興再度強調。
“就是,還是這位官人知禮”,一名宋代城管人員得意地喊。學生們憤憤不平,但趙興的注意力卻不在於此,他的注意力在岸邊。
其實,宋代的旅行規則遠比任何時代寬鬆,到了明代,出行必須“路引”——相當於公社、大隊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