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1/4 頁)
常去和古藤聊天,古藤竟然學會了約克族語言。
這是最近記載的有個人意識的原力植物,可惜啊,發現時候古藤已經死亡多日,當古藤死亡後,族人才告知長老會。長老會相信族人,但是在聯盟中歸類為異事,就是沒有確鑿證據證明的事。
再之前,那就很多了,但是傳說味道更濃厚,即使真有原力植物,一些人發現後,就會開始神化植物,一傳十,十傳百,反而變得不可信了。有人說,你何必在意可信不可信呢?何必在意真相是怎樣的?最少植物這種精神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假歸假,但是能假出一種精神出來。咳!唯一比較可信,約克族人深信不疑的就是那古藤之事。約克族長老也記載,他們找到古藤時候,古藤已經死亡,其身體有人一般粗大,在懸崖上,他蔓延的觸鬚如同爬山虎一樣,佔滿了整面懸崖。
理論上是可以出現原力植物,原力動物是不需要修行六要素的,它們天生就帶有原力。但是這些動物多數在人跡罕至的地方。龍,鳳凰並不奇怪,還有蟒蛇和猴子也有記載。在記載中,甚至有石頭人,非植物非生物的石頭人具備了原力。後人研究認為,這是一塊原力石,也許是純度很高等等原因,導致了石頭人自由行動,但是多數人不認為石頭人具備自主意識。
如果是植物,不好說,從連續劇來看,植物多數是善良的,代表了自然什麼的。但是從教授分析來看,最好不要遇見原力植物,理由就是植物代表了自然。而人類是自然主要破壞者。比如一座大山,一隻老虎的需求是,一個比較溫暖的洞穴,充足的食物和食水,這三點不會因為得到滿足而改變。而人類除了要求溫暖、食物和水外,還會開始追求舒適。舒適度越高,需求量就越大,破壞就越嚴重。無論是餐桌還是時尚的奢侈品都是這樣的。所以教授認為,如果有原力植物,原力植物也是對人類充滿一定戒備的。至於說到約克族的古藤,那是因為約克族不僅沒有消費自然,而且保護了自然。
也有人反對,說人類雖然利用自然,開發自然,犧牲自然,同時人類也在保護自然。教授回答,物盡天擇,就是自然。反對者問,我們是靈長類動物,也是自然一個環節。教授回答說,自然不會毀滅星球,而人類會。
嚴格來說,工廠,化肥等確實破壞了自然,而且因為一些地方保護不足,自然是面目全非。而一些人類也受到了責罰,比如沒有乾淨的水源,乾淨的空氣,明媚的藍天等。但即使這樣,他們也不會停止,因為他們要生存,要生活,要工作。這也許才是物盡天擇,人的需求、保護等意識都是自然的一環節。
到底是敵意還是善意呢?
小湖邊的淺灘有很多水鳥棲息,湖水很美,一切都很美,這是一個超自然和諧的畫面。按照道理來說,這些水鳥會製造糞便,汙染水源,會將岸邊的沙灘和淤泥踩踏的一塌糊塗,沒有了天敵的它們,繁衍速度會非常快,會蠶食這片資源。而事實是,一切都很和諧。
丁雯道:“這裡有刻意製造出來的平衡。”她也看出來了。
“恩。”崔銘同意,沒有這麼巧,湖中魚草的數量滿足水鳥的食物需求,兔子的數量滿足老鷹的需求,而老鷹和水鳥作為這片綠地食物鏈的高層,數量卻不多。不說水鳥,就說老鷹,有魚,有鳥,有兔子,有水,可怎麼看來看去,只有兩三隻老鷹?崔銘道:“刻意選擇,維持平衡,非善非惡。”
偏向秩序,這裡的老大沒有善和惡的概念,一個蘿蔔一個坑的選擇,比如兔子只能有三十到四十隻,多了,破壞草地。老鷹只能有兩到三隻,多了,食物就無法供給。
崔銘道:“小南,這裡有點均衡教的味道。”
米小南不同意,他是在約克山脈長大的人,道:“我認為他在保護物種。祖安早不適合人類,甚至動物居住,他必須制定規則,才能讓這些生物長久的生存。”
丁雯道:“我們要找到他,和他對話,瞭解資訊。”
崔銘道:“他必在六棵橡樹中某一棵上,我建議試試中間這顆大橡樹。”
“好。”(未完待續。)
第三百二十二章 條件
所說的這棵樹就在三人十幾米外,巨大無比,看年紀應該上了三百歲了,高二十來米,但是和另外五棵橡樹不同,沒有任何禽類棲息在這棵樹上。
崔銘走到橡樹前,仔細觀察一會,道:“我叫崔銘,這是丁雯,米小南,我們是原力聯盟會員,三大世家,崔家,丁家和米家的準家主,奉聯盟命令,來祖安追擊兩位通緝犯,同時尋找因為追擊通緝犯而失蹤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