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3/4 頁)
。
因為此事,曉月城出現了民粹,主張歧視和驅逐火教信徒,雙方陸續發生多起衝突,媒體一邊倒的站立在民粹這一邊,官方似乎也有意藉此事解決火教問題,他們依照法律拆毀三座火教廟宇。火教信徒開始反抗,武裝自己,佔領了曉月城第三大城市。永恆聯盟透過走私手段,朝曉月城官方輸送了無數的武器,同時曙光帝國,暮光城,諾多城,乃至初曉城都派遣士兵成為僱傭軍為曉月城官方作戰。
很快,曉月城鎮壓了暴亂,同時宣佈火教為邪教,給出了出路,一個出路是前往沙朗城,火教國家。一個是放棄自己的信仰。當證據齊全,指向火教是幕後黑手後,曉月城態度就已經非常明確了,民眾的態度更加明確。兩萬多人的火教信徒,在全副武裝士兵看守下,上了前往沙朗城的輪船。人到中大陸後,暮光城開啟綠色通道,士兵們監視他們到邊境。但是未曾想沙朗城以負擔過重為緣由,拒絕這些難民入境,同時譴責曉月城的行為。
在永恆聯盟和火教盟國的努力下,兩萬多名信徒陸續被各個火教國家吸收,目前剩餘兩千多人還停留在沙朗城邊境難民營中。也有好處,在難民營一抬頭就能看見聖山,永恆聯盟行為直接或者間接幫助他們更接近信仰。
伴隨曉月城的態度,東大陸十幾個城邦小聯盟,簡稱東盟聯合宣佈火教為邪教,商家不得再專門生產可供火教信徒食用的食物,任何宣傳火教教義的人,都可能面臨最少兩年的監禁。
自此,東大陸和西大陸一樣,火教幾近滅絕,而在中大陸仍舊佔據多數的火教國家,這些國家民眾們因為這些事導致對永恆聯盟仇視增加,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陸續出現了自殺性襲擊,目標是普通居民,首當其衝的自然是中大陸的最大國家暮光城。
暮光城透過飛艇和導彈,對一些殉教者藏身地進行了打擊,同時在邊境和沙朗城發生了小規模軍事衝突。這時候永恆聯盟老大曙光帝國開始當和事佬,要求暮光城剋制自己挑起戰爭的衝動,並且提出中大陸和平路線圖,希望大家各安一方。暮光城似乎並不吃這一套,今年年初,擴軍十萬,提高國防費用,各種現代化的武器裝備送到民兵手中。預計一旦開戰,暮光城可以在三天內擁有超過百萬人,武裝到牙齒的菌隊。
可以說,火教和暮光城的戰鬥蓄勢待發,和這麼多火教國家戰鬥,對暮光城來說是一件艱苦而漫長的過程,暮光城很需要永恆聯盟盟友的支援,可是曙光帝國的和平論頗有市場,永恆聯盟連續兩次否決了暮光城擁有隨時宣戰權利的提議。另外一方面火教國家也是進退兩難,他們製造了邊境小規模衝突,發現自己的戰鬥實力和暮光城完全是兩種層次。三百人進攻三十六人的一個哨所,結果不僅沒有進入到槍戰範圍,還被對方支援的飛艇和導彈炸的人仰馬翻。
飛艇定位,導彈制導,這兩項軍事技術只有暮光城掌握,暮光城小試牛刀,讓沙朗城不願意當老大,把自己主力投入到戰爭中,最終邊境衝突以‘誤會’而結束。
似乎雙方是僵持狀態,但是有媒體稱,暮光城已經決定單方面的發動戰爭,目前他們的首相,外交官,正在頻繁和永恆聯盟的首腦接觸。因為曉月城的事,東大陸用極端手段排斥了火教,表達了對暮光城善意,表示即使暮光城和火教國進行戰爭,所有的商業貿易往來,都會正常進行,並且初曉城和諾多城表示,有需要可以提供巨量的貨幣低息甚至是無息貸款。而西大陸是一片反對聲,他們以兒童為引,釋放和平鴿等手段來解說和平,告訴大家戰爭將導致的災難。這也導致暮光城民眾對於戰和不戰存在巨大分歧。
之所以說這些,是崔銘和風的路上見聞,他們乘坐包車前往初曉城,一路上汽車運輸物資非常頻繁,甚至有幾十輛大卡車組成的車隊。公路開通,初曉城不需要轉大圈從海路繞道,從曉月城直接出海,可以減少運輸成本。因為此,曉月城工作機會非常多,兩城也正在研究和勘探準備開通鐵路。
“要打仗了。”司機是剛退役的初曉城士官:“你看這些車,蓋的嚴嚴實實的,全部是戰略物資,我剛退役時候,就有人聯絡我,問我願意不願意當僱傭軍,我的六個戰友現在全部在暮光城的外籍兵團裡。”
崔銘好奇問:“兄弟,你對打仗怎麼看?”
“肯定是壞事,沒人喜歡打仗,但是打火教,遲早的事。今天我們不打,我們子孫也得打。不能怪我們好戰,我前年受令和隊伍到曉月城幫助平叛,對火教很瞭解。他們非常排外,宗教和風俗凌駕法律之上。比如有一個女孩和別人私下戀愛,結果呢就是暴斃死亡,原因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