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座燈火輝煌的高樓矗立於悽然的月色之中。這些高樓是權力的頂峰,全世界的大部分財富就深鎖在樓底堅固的地下庫房裡。”
※※※
逆境一來,美國人向來是要尋找替罪羊的。1932年初,沃爾夫等人就集中火力對下曼哈頓區的那些財閥攻擊開了。這些替罪羊是又肥又好擺佈。回想20年代,美國的金融家和工業家曾經是全國有口皆碑的英雄。不過哈佛大學教授威廉·Z·裡普利早已向柯立芝總統提出過警告(雖然說也沒用),他說,有這麼一些東西在威脅美國的經濟:“耍手段,玩把戲,甜言蜜語,胡吹瞎說,欺矇哄騙。”可是柯立芝是不相信這種高喊大難臨頭的預言家的。正如小阿瑟·施萊辛格後來所描寫的那樣,足足九年之久,政府對待工商業家的態度竟好比他們已經“發現了什麼點金石,能把資本主義那種很不穩定的局面一變而為永恆繁榮的局面”。梅隆當年曾經名噪一時,大家說他是亞歷山大·漢密爾頓【1789~1795年任美國商業部長,提倡保護關稅,與金融家拉攏,大得資產階級的稱讚。——譯者】以後最偉大的財政部長。《美國商業》月刊說:美國企業家是“全國最有力量的人”。可是到了證券市場崩潰三年之後的今天,孩子們卻唱起這樣的歌來了:
『梅隆拉響汽笛,
胡佛敲起鍾,
華爾街發出訊號,
美國往地獄衝。』
不過,這首歌金融巨頭們是聽不進去的。他們依然鼠目寸光,盛氣凌人,脫離實際。他們在《文摘》雜誌裡讀到的文章,無非盛讚大蕭條帶來的好處,例如說:“現在人們做生意比以前客氣了,在家裡也往往比以前講道理了,尤其是那些沒頭腦的女人家。她們過去不知好歹,不關心丈夫,不料理家務,現在都服服帖帖,小心謹慎了。”一位共和黨的新澤西州州長候選人給選民們帶來了好訊息:“繁榮太過分,就會敗壞人民的道德品質的。”據報道,有人建議杜邦家族的某成員出錢舉辦星期天下午的廣播節目,他拒絕了,因為他認為“星期天下午三點鐘人人都在打馬球,沒工夫聽。”J·P·摩根說:“如果消滅了有閒階級,那就是消滅文明。我所說的有閒階級是指僱得起一個傭人的家庭,這種家庭全國有2;500萬或3;000萬個。”人們告訴他,據人口調查,全國家庭傭人總數還不到200萬,他似乎感到吃驚。不過人們覺得,摩根不瞭解實情,本來不足為奇。正如沃爾特·李普曼所寫的,美國工業界和金融界的許多領袖人物,“已經從我國曆史上最有影響、最有權威的高峰一落千丈,落到了最不堪的境地了。”
1932年這一年,美國65%的工業掌握在600家公司的手裡;僅佔全國人口1%的人擁有全國財富59%。芝加哥有個人叫做塞繆爾·英薩爾,此人身兼85家公司的董事、65家公司的董事長和11家公司的總經理。由他掌管的各種公用事業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王國,其中包括150家公司,有5萬僱員為325萬顧客服務。1932年元旦那天,他所擁有的證券實值在30億元以上。失業的人們在瓦卡大道低處燒火取暖,仰望著那高聳入雲的英薩爾大樓,對一些記者感嘆說:“為什麼那個老頭兒不能幫我們一點忙呢?”
這個老頭兒實在無法幫忙,因為他有他自己的難題。他那個由控股公司構成的金字塔式的王國快倒坍了。不消幾天,成千上萬的芝加哥人(包括大批的教師),就要聽到一個驚人的訊息:他們手裡那些英薩爾公司的股票下跌到只有1931年原價的4%了。英薩爾由36名保鏢護衛著,日夜奔走,力圖挽回頹勢,可是這年4月,他那兩個投資信託公司就被宣佈破產了。6月,他因欠下6;000萬元的債,逃往歐洲,庫克縣的大陪審團【陪審員在12人以上的叫大陪審團。——譯者】便對他提起公訴。為了掩人耳目,他在巴黎安排了一個記者招待會,卻從後門偷偷溜走,搭上夜半的快車南下羅馬,接著又飛往雅典。他的律師告訴過他,雅典是安全的,因為希臘跟美國沒有簽過引渡罪犯的條約。當時這種條約確實沒有,但是到了11月初,兩國的外交官們就簽了這樣一個條約。英薩爾急忙男扮女裝,租了一條船逃到土耳其。土耳其政府把他送交美國當局,終於押回本國受審,可是結果卻被判無罪,因為當時還沒有管制控股公司的法規。幽默作家威爾·羅傑斯這時說了一句俏皮話:“控股公司原來是這樣的一種地方:警察搜你的身,你就把賊贓遞給同夥,這就萬事大吉了。”
羅傑斯還說:“這些傢伙的所作所為,還沒有越出法律範圍,可是已經到了邊緣,跟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