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4/4 頁)
師的狙擊兵,一見右翼開始進攻,立即猛烈開火。
總督要佔領那個村子,然後越過三座橋,協同莫朗和熱拉爾兩師直趨高地,總督率領這兩個師進攻打多角堡,並與其他部隊投入戰鬥。
這一切都要有條不紊地完成(le tout se fera avec ordre et méthode②),儘可能保留後備部隊。
莫扎伊斯克附近御營,一八一二年九月六日③。
①總督指副元帥繆拉,拿破崙已經封他為那不勒斯王。
②法語:一切要按次序和方案進行。
③此處的日期是公曆,相當俄國舊曆八月二十五日。
假如我們對拿破崙天才不抱有宗教的敬畏之感來看這些命令的話,那麼,戰鬥部署是極端模糊和混亂的,它包括四點,即四項命名。這四項命令沒有一項是能夠實現的,實際上也沒有實現。
這個部署的第一項說:·在拿破崙所選定的地點上的炮隊,連同與其並列的佩爾涅提和富歇的大炮,共計一百零二尊,對俄國的凸角堡和多面堡開火併發射榴彈。這是辦不到的,因為在拿破崙所指定的地點,炮彈射不到俄國的工事,除非就近的司令官違反拿破崙的命令把大炮向前移動,不然那一百零二尊大炮只能放空。
第二項命令是:波尼亞托夫斯基透過樹林向那個村子進軍,迂迴到俄軍的左翼。這是不可能的,實際上也沒有做到,因為波尼亞托夫斯基向那個村子進軍的時候,在那兒遭遇到圖奇科夫的阻擊,不可能也未曾迂迴到俄國的陣地。
第三項命令:康龐將軍透過樹林奪取第一座堡壘。康龐那一師並沒佔領第一座堡壘,因為從樹林裡一出來,該師就不得不在拿破崙意想不到的霰彈的火力攻擊下整理隊伍。
第四項:總督要佔領那個村子(波羅底諾),然後越過三座橋,協同莫朗和熱拉爾兩師直趨高地(對他們的行動方向和時間並未發出指示),總督率領兩個師進攻多角堡,並與其他部隊進入戰鬥。
只可能這樣理解——不是由於這個複雜的句子含混不清,就是由於總督在執行他所接受的命令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