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2/3 頁)
至可以開花到全國。
那些管道的鋪設和冷熱水系統的銜接,這是國家壟斷,你需要拿錢來,我給你整,錢還是國庫的。
公用澡堂一經推出,效果顯著,收入很好,尤其是配備的單間沐浴,但凡有個身份地位的誰也不在乎多花幾個錢洗單間。大澡間在平民中也很受歡迎,一文錢多了那也很可觀啊。
孟明遠在外面忙得熱火朝天,三個多月沒回過家門。
先前他是不想,後來他根本是不能。
第一家公用澡堂建的時候他是監工,對每一處的施工都要仔細核對說明。
後面的,雖然有了前面經驗的累積,但有時候具體施工時又會出現不一樣的問題,所以他總是在各個工地上來回流竄。
好不容易公用澡堂的事算是告一段落了,中丞大人還沒來得及喘口大氣呢,皇帝在早朝上開口了。
“孟愛卿,朕在等著你修慶律呢。”讓你折騰一個食堂你都能折騰得風生水起的,再不打住,朕看慶律你都不知道什麼時候給朕修了。
孟明遠恭聲回答道:“聖上,臣一直在翻閱大理寺的卷宗。”
“有什麼用嗎?”
“任何一條律例的形成都有其成因案例,修改律條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那麼仔細查閱以往歷朝歷代的律法典藉,再結合現實中的案例分析研判,從而達到用實踐檢驗真理的目的,將好的律法規則留下來。”這是項龐大的工作,需要充足的時間,充足的——讓他吃透御史臺這個衙門內外操作規則,讓他得已安穩在朝堂立足的緩衝時間段。
“愛卿所言有理,那就繼續吧。”
“臣遵旨。”
“卿為何要建議大司農荒山多植樹造林,大量種竹?甚至遍撒草種?”皇帝其實還是很有疑問的。
“聖上,植樹乃是為百年計。百姓日用柴薪均是山林樹木所產,若只伐不種,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百年之後我朝必將荒山遍地,土地失木必流失其土,土地流失必如遇雨雪必將堵塞河道,河道堵塞必將殆害百姓。故,臣向大司農建議。種竹,是因為竹成材早,生長快,易成林,較之樹則更能儘早利用,且竹生筍,筍又可食,又是一項收入的來源。種草則是因為萬物之中草最堅韌,有道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草長之際可為牲畜口糧,草衰之際可收割引火鋪墊之用。種草經年,土地加肥,或可成良田,則又是另一種景象。”
孟明遠站在殿上侃侃而談,一雙星目熠熠生輝,神采飛揚得讓人不敢直視。
皇帝聽完了,指著自己的御史中丞罵了句:“四君子中的竹,到了你口中生生成了個阿堵物,虧你也是個讀書人。”
“臣以為物盡其用才是大善。”
“盧尚書,你可聽明白了?”皇帝朝著百官點了名。
盧尚書出列,聲音帶著激動,響亮地回答:“臣聽明白了,如此一來,我朝國庫充盈指日可待。”在賺錢方面探花郎一直是很有見地的。
孟明遠突然覺得自己虧大了,他只是想改善一下工作餐的質量,結果一不小心就把戶部的活兒都幹了不少,他只是御史中丞,沒必要幹這種活啊,白便宜盧尚書那個大摳門了,把個國庫把得比他家庫房還緊,要不是他這摳勁兒他也犯不著為了點撥款跟他磨磯,結果把自己又給坑了一把。
混蛋盧尚書!
“孟安之,你給朕回去好好修慶律,你這樣讓盧卿情何以堪?”
你妹,您要不問我會說呀,我傻啊?
盧尚書誠懇表示:“臣對中丞大人只有由衷佩服。”他常年憂心國庫的空虛,聖上一開口要錢,他腦袋就大啊,他現在感謝探花郎都來不及,就他這些點子,國庫充盈就不是一句空話。
“臣錯了,臣回去就專心修慶律。”虧大了虧大了,回去就一門心思看卷宗玩去,再不瞎興奮起鬨了。
“你是該回去了,聽說都三個月沒回過家了,朕有這麼薄待朝臣嗎?”
敢情您以為自己沒呢?哼!
皇帝朝在御座下站著的太子看了一眼。
太子笑了下,對於父皇給自己挑的這位年輕宰輔他心裡有底了。
能臣,嘴上說說不算,你得有能拿得出手的東西才叫能。
嘴上隨便說說便是一條條治國之策,那就不是一般的能臣。
國庫對任何一個朝代都是至關重要的,國庫空虛有時會是滅國之禍,國庫充盈才能兵強馬壯,才能雄踞立國。
慶國立國尚短,周邊的幾個國家一直也未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