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頁)
率�巳眨�鰣�鴯自崛肭宥�甑畝�齎�扒蕖U庾��扒薜暮笤航ㄓ�15座寶頂,共分三排。麗妃的寶頂位於第一排的正中之位,處於這座園寢的最尊貴的位置。
麗妃所生的女兒是咸豐帝惟一的女兒,所以備受咸豐帝和眾妃嬪的喜愛,同治九年(1870)被封為榮安固倫公主。清朝制度:只有皇后生的女兒才能封為固倫公主,妃嬪生的只能封和碩公主。按此規定,麗妃生的這個女兒應封和碩公主,可是慈禧卻破例封她為榮安固倫公主。
以上史實表明,麗妃不僅未受到慈禧的迫害,反而受到了慈禧的格外關照和一系列禮遇,表明麗妃與慈禧的關係是十分融洽的。由此看來,經常以專橫跋扈、陰狠刻毒面目示人的慈禧也還有溫情、恤下的一面。也可能是因為麗妃本人比較溫順聽話,而且在慈禧牢牢掌握了國家、後宮大權之後,麗妃對她不構成任何威脅,所以才對她如此禮遇有加。而一旦有人膽敢忤逆她的旨意,挑戰她的權威,慈禧流露的就是另一副面孔了。這從她對兒媳的態度上可見一斑。
慈禧與兒媳的關係
慈禧與慈安並尊兩宮皇太后,共同處理朝政大事。但由於慈安秉性溫和,一向謙恭退讓,而慈禧卻處處爭強好勝,所以在處理家事、國事上,只要無礙朝政大端,一向以慈禧的意見作定奪。在為同治帝選立皇后時,慈禧滿有把握地以為同治帝會按照自己的意願選立員外郎鳳秀的女兒富察氏為皇后,萬萬沒有想到同治帝竟會遵照慈安的心意,選中了侍講崇綺的女兒阿魯特氏,使慈禧大為惱火。為了發洩自己一肚子的火氣,慈禧一方面拿皇后阿魯特氏出氣,干預她與皇帝的夫妻生活,對她百般挑剔,多方虐待(詳見“孝哲皇后”章),另一方面對落選的富察氏處處偏愛,給予優厚待遇,甚至不惜破壞祖制家法
第五部分 無冕女皇——慈禧(3)
按照慣例,在皇帝大婚、選立皇后的同時,還要選出一批妃嬪備位後宮。這次同治帝大婚時,選了4位女子為妃嬪,她們是知府崇齡的女兒赫舍里氏、原任大學士賽尚阿的女兒阿魯特氏、主事羅霖的女兒西林覺羅氏和員外郎鳳秀的女兒富察氏。這4人中,長得最漂亮的當為17歲的赫舍里氏。年齡最小的是富察氏,只有14歲。慈禧將4人分為三等,只將富察氏一人封為慧妃,將赫舍里氏和阿魯特氏封為瑜嬪和珣嬪,將西林覺羅氏一人封為瑨貴人,故意突出了富察氏的尊貴地位。
按照慣例,妃、嬪的冊封禮應與皇后的冊立禮同日舉行。可是同治帝的大婚禮,只安排慧妃的冊封禮與皇后的冊立禮同日舉行,將瑜嬪、珣嬪的冊封禮安排在一個月後舉行。同治十三年(1874)十一月十五日,將慧妃直接晉封為皇貴妃,連升了兩級。
富察氏晉封為皇貴妃後剛一個月,又以她“侍奉大行皇帝夙昭淑慎”,晉封她為敦宜皇貴妃。
清朝後妃制度自康熙朝完善以後,皇貴妃的封號字數最多為2個字。可是慈禧在光緒二十年(1894)正月初一日,以這一年是她的60大壽為由,封富察氏為敦宜榮慶皇貴妃。富察氏成為有清一代皇貴妃封號字數最多的一位。
惠陵妃園寢內為同治帝的4位妃嬪分別建了地宮,上建寶頂。遵照慈禧旨意,將慧妃寶頂放在前排正中之位,其他3位的寶頂在後面,一字排列。慧妃的地宮為石券,另外三人的為磚券,故意突出慧妃的地位。
頤和園石舫慈禧覺得將慧妃券座安排在園寢前排正中,似乎還不能表達對她的厚愛,於是幾次降旨,欲將惠妃園寢提高規格,仿照清朝妃園寢等級最高的景陵皇貴妃園寢和慕東陵的規制,增建方城、明樓、寶城、大寶頂、東西配殿,'奇·書·網…整。理'提。供'還要增設石五供。清朝陵制:只有帝、後陵才設石五供,而且標準規制的妃園寢不建方城、明樓、配殿等。後來由於一些王公大臣的暗中抵制,加上實際施工的困難,也可能是慈禧覺察到這樣做不妥,最後不得不收回成命,諭令按定陵妃園寢規制辦理。
慈禧權欲極強,不容任何人忽視她的權威地位,即使是自己的親兒子、兒媳,她也只從自己的好惡出發,或罰或賞,盡只由著自己的性子。正是由於她的粗暴干涉和殘酷虐待,才造成了同治和阿魯特氏的早亡(詳見“孝哲皇后”章),後來又逼死光緒和珍妃(詳見“珍妃”章),她實在是一個自私惡劣、毫不顧及親情的母親。
慈禧是一個典型的封建時代的獨裁者,她將天下一切都視為自己的私有品,兒女是她的,他們的婚姻感情她要干涉;國家朝政大權是她的,決不允許別人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