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有史書載:“遲疑未決。”而後來纂修《太祖實錄》時,這兩句話均未載入,可見裡面有鬼。阿巴亥為什麼“支吾不從”?難道她不知道“當殉者,不容辭”的規定嗎?這表明她懷疑努爾哈赤臨終前並沒有留下令她殉死的遺命。她必然要對諸王講明情況,據理力爭,甚至揭露、怒斥諸王的險惡用心。後來修書時,不便公開實情,只得用“支吾不從”或“遲疑未決”來掩飾。後來可能覺得即使用這樣的詞句也會露出馬腳,令人生疑,所以在修《太祖實錄》時,乾脆把這兩句刪掉,以免節外生枝。
其三,清代官書,無論《太祖武皇帝實錄》、《滿洲實錄》,還是《太祖實錄》,都記載“上於國家政事、子孫遺訓,平日皆預定告誡,臨崩不復言及”,就是說努爾哈赤死前沒留任何遺言。可此時又冒出了令大妃殉死的遺命,這不是自相矛盾嗎?所以很難令人相信
第一部分 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大妃阿巴亥(3)
阿巴亥之子多鐸像其四,天命五年(1620)三月,在處理大妃私藏私送財物、與代善有私情的事件中,盛怒中的努爾哈赤尚能憐惜三個孩子無人照看而寬赦大妃。而在他臨終之時,怎會讓毫無過錯,又精心照顧、陪伴在身邊的大妃為自己殉死而不顧年幼的孩子呢?這在情理上也難以說通。
其五,當時的風俗,殉夫者一般都是地位較低的妾,很少有正妻殉死的。所以努爾哈赤
遺命阿巴亥殉死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那麼,皇太極等人為什麼要迫不及待地逼手無縛雞之力的阿巴亥去死呢?原因有三:
其一,阿巴亥生了三個兒子,年紀雖不大,但都顯示出了非凡的才智,英武不俗,尤其多爾袞更是鶴立雞群,“聰穎異常”,一旦長大成人,一定是十分了得的英雄。弟兄三人若同氣連枝,團結一致,其背後再有一位極富機變、地位很高的母親當後臺,那將是一股極強大的政治勢力,對皇太極威脅極大。所以必須抓住先帝駕崩的難得之機,在三個孩子尚在年幼之時,首先除掉阿巴亥,以絕後患。
其二,努爾哈赤在預感到大限將至之時,特地將大妃阿巴亥召來,與她共同度過了人生中的最後五天。為什麼要召大妃?肯定會有重大的事情與阿巴亥之子多爾袞像
她商量,有重要的情況向她通報,有重要的話要囑咐於她。據朝鮮史籍《春坡堂日月錄》記載:努爾哈赤臨終時,遺命將汗位傳給多爾袞,由代善輔政。如果真有此事,那麼這個決定很可能就是努爾哈赤與阿巴亥共同商定的,或是阿巴亥首先知道的。阿巴亥是努爾哈赤臨終前所有情況的最知情者,這樣一來,她自然就成了皇太極的心腹之患和謀奪汗位的最大障礙,勢必除之。後來的清代官書之所以諱言努爾哈赤留有遺言,皆雲“不復言及”,可能也是有意轉移、模糊後人的注意力。
其三,皇太極內心長期隱藏著難以啟齒的對阿巴亥的仇恨。皇太極的生母孟古姐姐葉赫那拉氏是努爾哈赤的前任大妃,儘管她年輕貌美、丰姿妍麗,但當比她年輕15歲、更為丰姿綽約、俏麗聰穎的阿巴亥來到努爾哈赤的身邊的時候,努爾哈赤出於喜新厭舊的天性,將更多的愛傾注到了阿巴亥身上,這就必然冷落了孟古姐姐。醋意、孤獨、嫉恨交織在一起,使性格內向的孟古姐姐憂鬱寡歡,竟至積慮成病,二年後撒手人寰,芳齡僅29歲。母親的死,對於皇太極來說,無論從心理上、地位上,還是生活上,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影響極大。儘管當時皇太極只有11歲,但對阿巴亥的仇恨的種子已深深地埋進了他的心田,新仇舊恨交織在一起,只要有機會,皇太極豈能不置阿巴亥於死地
第一部分 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大妃阿巴亥(4)
阿巴亥第三次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丟掉了性命,代價慘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為努爾哈赤殉死的,不僅有阿巴亥,還有他的二個小妃,其中一個就是曾經告發過阿巴亥的代音察。她因揭發阿巴亥有功,頗為受寵,地位上升,能與努爾哈赤同桌吃飯。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讓她殉死呢?這說明代音察揭發阿巴亥,打擊代善,的確是受皇太極指使的,皇太極為除後患,殺她滅口。她也同阿巴亥一樣,成了政治鬥爭的
犧牲品。
死後榮辱:同樣離不開政治
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二日辰時,阿巴亥自盡而死,當日盛殮,巳時與努爾哈赤的遺體同時出宮,安放在瀋陽城內西北角。天聰三年(1629)二月十三日,阿巴亥同努爾哈赤葬入福陵。阿巴亥的悲慘命運並沒有因她的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