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夫子(第2/3 頁)
腦子天生有病,逍遙魔君信奉的是想要就去拿,拿不到是實力不濟,怨不得人,怎麼會還惦記顛倒道心?
倒是吳構,前些年仗著在上任魔君那裡受寵,求上任魔君,給逍遙魔君烙下了受制於吳構的奴標,這事吳構卻從來不提。
大概是心裡知道,不敢觸他逆鱗。
因為這奴標十分歹毒,它的發作,全看吳構的心情,就算逍遙魔君沒有做任何事,只要吳構喜歡,他可以憑這個奴標在瞬息間取逍遙魔君的命,也可以讓逍遙魔君如有萬蟻噬心,但就是死不了。
雖然目前為止,這個奴標只發動過三次,但足以讓逍遙魔君刻骨銘心。
最毒的是,上任魔君臨死前得意洋洋地告訴逍遙魔君,這個奴標魔界無人能除,是他研究出的至魔陰力。
這等於就是告訴逍遙魔君,你一輩子都落在吳構這種爛人手裡了。
至於幼時相救……秦府從不苛待童僕,大冬天穿著件快裂成兩半的衣服衝出來,“恰好”給上任魔君看見了爐鼎蓮花胎記,逍遙魔君可真不敢領這份“挺身而出”。
但他畢竟還身負奴標,只是冷淡道:“凡是背叛我的人,我一個都不會放過。”
聞言,吳構自然而然地把自己排除在外,露出兩分幸災樂禍,故作寬慰道:“這世上多得是小人偽君子,都是童僕,有我這樣笨到保護小少爺不要命的,也有貪生怕死還好命被玄真撿回去當徒弟的。你也不必太在意了,殺了就是。”
既然是原書男主的師叔,死了是最好的。
逍遙魔君卻道:“我在他身上種了魔,你可不要壞我修行大事。”
魔在道心穩固的修士身上種魔,再以各種極致情況考驗修士的道心,一旦修士被逼到道心崩潰,體內魔種就能將修士化為魔修,修士化魔的魔力比天地間的魔氣還要精純,到時候,魔將化魔修士吃掉、或是吸乾魔力,都是大補。
這叫道心魔種。*
逍遙魔君已是魔君,是魔界至高修為,但若能吃到玄真修士化魔的魔氣,說不定能成為傳說中的魔王。
聞言吳構一愣,一時後怕,一時又嫉又妒。
後怕的是,幸好逍遙魔君沒在自己身上種魔,他雖是魔修,因為有顛倒道心,身體卻是道體。如果那樣,他只能用奴標殺了逍遙魔君。
嫉妒的是,他穿書後,為了舔到逍遙魔君付出了這麼多,逍遙魔君不僅沒有要痴迷於他的意思,竟然還在玄真修士身上種魔,這根本就是背叛!
吳構決定離開魔界,去修真界。
他要讓逍遙魔君知道他的厲害,他能讓萬千修士百姓,都匍匐在他腳下。
順便,萬一那玄真修士被他放出的高階妖魔弄死了,可不能怪他。
*
祖師殿中。
求援的高階靈訓符燃盡,孫七鶴看向燕太古,利落道:“你速去南疆,務必查出十三宗是如何得知鏡清封於羲和冰魄,又是如何得知他執念。不能讓妖魔將玄真耍弄於鼓掌之中!把鏡清叫來。”
燕太古看看仍跪在蒲團上的四師弟,向祖師爺一拜,退出了祖師殿。
修道和學武一樣,講究“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尤其是修為步入中階後,師父不會再處處管著你。畢竟各人道心不同,修行修到最後,都只能靠自己去悟。
師父都不會處處管,師姐自然也不會。
因此,孫七鶴沒有料到林不語執念依然深重,進了祖師殿,從道法論到當年,一夜過去,竟還涉及到了林不語收秦磐為徒的事——秦磐是林不語算出的二師兄轉世。
孫七鶴忍著怒火,繼續深究師弟執念:“秦磐的名字是你起的,姓秦。”
林不語用金字辯解:秦磐雖是二師兄轉世,我也確實算過天命,可我去找的路上,已醒悟到自己入執太深,只想見他一面。
金字繼續:我趕到時,他卻被妖魔所害,奄奄一息,除非帶回玄真,留在凡間,定然藥石無醫。
金字再起一行:待秦磐醒來,我問他姓名,他說童僕沒有名字,只叫石頭。我想為他另取一個,他說小少爺待他很好,卻被妖魔害死了,他想記著小少爺,想跟小少爺姓秦……我雖無故意,實有順水推舟之心。
金字又起一行:但師弟願以道心起誓,這些年來,我從未將秦磐視為二師兄。他們太不一樣。
孫七鶴長嘆,這又是,天命弄人。
林不語最後寫到:大師姐,我真的沒有執迷不悟,我只是還放不下,也不想放下。我和小師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