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4/4 頁)
十一年。僧善同來居之。才草屋數間。遊僧妙印。在他舍。婦人來與合。自腰以下。即冷如冰。數日死。行者祖淵。採木于山。後迷不還。凡五日。求得於老虎巖中。雲一婦人令住此。今出求果餌以飼我。巖口甚窄。僅容人身。而其中頗廣。蓋蛟所穴也。祖淵歸亦病。是年四月幾望。風雨暴至。遍山皆黑。電雷掣旋屋外。善同素不睡。宴坐龕中。夜且半。起明燈。聞聲出龕下。如鼓鞴然。視之。乃巨蟒蟠結數匝。尾猶在戶外。善同呼眾僧。以杖擊去。既去復回。又擊之。始趨入石罅。未及而震死。山水大至。衝室屋太半。已而月星粲然。明旦。視死蟒長二丈許。圍數尺。體皆黑方花紋。祖淵即日發狂。嗟惜數月亦死。前後僧僕為所殺者凡八人。向時每夜。山輒昏昧。雖月出亦然。自蟒死。夜色始明。今有屋數十間。僧十輩雲。善同說。
。。。
 ;。。。 ; ;
夷堅甲志卷十五 伊陽古瓶
張虞卿者,文定公齊賢裔孫。居西京伊陽縣小水鎮,得古瓦瓶於土中,色甚黑,頗愛之,置書室養花。方冬極寒,一夕忘去水,意為凍裂。明日視之,凡他物有水者皆凍,獨此瓶不然,異之。試注以湯,終日不冷。張或與客出郊,置瓶於篋,傾水瀹茗,皆如新沸者。自是始知秘惜。後為醉僕觸碎,視其中,與常陶器等,但夾底厚幾二寸,有鬼執火以燎,刻畫甚精,無人能識其為何時物也。
。。。
 ;。。。 ; ;
夷堅甲志卷十五 晁安宅妻
鄧州晁氏。大族也。相傳雲自漢以來居南陽。劉先主嘗從貸錢數萬緡。諸葛孔明作保。立券猶存其家。建炎二年。鄧民殘於胡兵。或俘或死。晁氏男女數百人。皆囚以北。至汾州青灰山。為紅巾邵伯邀擊。盡失所掠而去。晁安宅之妻某氏。並其女及乳母。皆為邵之黨王生所得。張丞相宣撫陝蜀。邵舉軍來降。王生為右軍小將。與晁婦同處於閬中。閬有靈顯王廟。婦與乳嫗以月二日往焚香。嫗視道上一丐者。病以敝紙自蔽。形容甚悴。諦觀之。以告婦。曰、有丐者絕類吾十一郎。遣詢其鄉里姓行。果安宅也。婦色不動。令嫗持金釵與之。約十六日復會。且戒無易服。及期相見。又與金二兩。曰、以其半詣宣撫司投牒。其半買舟置某所以待我。安宅既通訴宣撫。下軍吏逮王生。會王出獵。婦攜已所有直數千婚。與嫗及女赴安宅舟。順流而下。王生家貲鉅萬。一錢不取也。王晚歸。不見其妻。而追牒又至。視室中之藏皆在。喟然曰。素聞渠為晁家婦。今往從其夫。理之常也。了不以介意。晁氏夫婦離而複合如初。婦人不忘故夫。於丐中。求之。古烈女可也。惜逸其姓氏。王雖武夫。蓋亦知義理可喜者。
。。。
 ;。。。 ; ;
夷堅甲志卷十五 犬齧張三首
唐州方城縣典吏張三之妻。本倡也。兇暴殘虐。婢使小過。輒以錢縋其發。使相觸有聲。稍怠則杖之。或以針韱爪使爬土。或置諸布囊。以錐刺之。凡殺數妾。夫畏之不敢言。後殺其子婦。婦家詣縣訴。縣檄尉檢屍。小婢出呼曰。床下又有死者。可並驗也。獄具。以倡非正堂。與平人相殺等。屍於唐州市。張自是亦病。左支皆廢。涕淚出不禁。以首就桉。始得食。三年而死。既葬。為野犬齧墓。揭棺銜首。擲之縣門外而去。三事皆妻叔張宗一貫道說。
。。。
 ;。。。 ; ;
夷堅甲志卷十五 蛇王三
方城民王三。善捕蛇。每至人門。則能知其家地多少。見在某處。有為害者取食之。人目為蛇王三。方城令得一蛇。召之使食。為爪所傷。抉二齒。近村民苦毒蟒出沒為害。醵金十萬。命王作法以捕。王畫地為三溝。語人曰。若是常蛇。越一溝即死。極不過二。如能歷三溝。則我反為所噬矣。既而蛇徑前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