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
 ;。。。 ; ;
夷堅甲志卷二 宗立本小兒
宗立本。登州黃縣人。世世為行商。年長未有子。紹興戊寅盛夏。與妻販縑帛。抵濰州。將往昌樂。遇夜駕車於外。就宿一古廟。數僕擊柝持仗守衛。明旦。蓐食訖登塗。值小兒可六七歲。遮拜於前。語言獧利可喜。問其誰家人。自那處來。對曰。我昌邑縣公吏之子也。亡父姓名是王忠彥。與母氏俱化去。鞠養於他人。將帶到此。潛舍我而去。茲無所歸。必死於狼虎魑魅矣。立本拊之曰。肯從我乎。又再拜感泣。遂收而育之。命名曰神授。兒性質警敏。每覽讀文書。一過輒憶。又能把巨筆作一丈闊字。篆隸草不學而成。見名賢古帖墨跡。稍加摹臨。必曲盡其妙。立本蓋市井小民耳。遽棄舊業而攜此兒行遊。使習路岐賤態。藉以自給。後二年之春。至濟南章丘。逢一胡僧。神貌?傑。指兒謂立本曰。爾在何處拾得來。立本瞠曰。吾妻實生之。奚乃輕妄發問。僧笑曰。是吾五臺山五百小龍之一也。失之三歲矣。方尋訪見之爾。久留定掇大禍。吾已密施法禁。彼亦無所復肆其虐。於是索水噴噀。立化為小朱蛇。盤旋於地。僧執淨瓶呼神授名。蛇即躍入其中。僧頂笠不告而去。立本夫婦思念。久而不忘。淮東鈐轄王易之。親睹厥異。
。。。
 ;。。。 ; ;
夷堅甲志卷二 齊宜哥救母
江陰齊三妻歐氏。產乳多艱。幾於死乃得免。一子宜哥。年六歲。警悟解事。不忍母困苦。諮於老人。問何術可脫此厄。老人云。唯道家九天生神章。釋教佛頂心陀羅尼為上。即求二經。從一史道者學。持誦三日。悉能暗憶。於是每以清旦。各誦十過。焚香仰天。輸寫誠懇。凡越兩歲。紹熙元年。歐有孕。更無疾惱。至十月將就蓐。宜哥焚誦之次。見神人十輩。立侍於旁。異光照室。少焉生(以下原空一葉凡十八行行十八字)臥遊到處總傷神。今集中亦無。
。。。
 ;。。。 ; ;
夷堅甲志卷二 陳苗二守
陳珦,字中玉,鄭州人,文惠公諸孫也。政和中,為蔡州守。始視事,謁裴晉公廟,讀《平淮西碑》,乃段文昌所制者,怪而問。邦人曰:“自韓文公碑刻石,後為李愬卒所訴,以為不述愬功,而專美晉公,憲宗詔文昌別撰,事已久矣。”珦忿然不平,即日磨去舊碑,別諉能書者寫韓文刻之。苗仲先者,字子野,通州人,為徐州守。徐舊有東坡黃樓碑,方崇寧黨禁時,當毀,徐人惜之,置諸泗淺水中。政和末,禁稍弛,乃鉤出,復立之舊處。打碑者紛然,敲杵之聲不絕。樓與郡治相連,仲先惡其煩聒,令拽之深淵,遂不可復出。二事相反如此。【朱新仲說。】
。。。
 ;。。。 ; ;
夷堅甲志卷二 鱉報
承節郎懷景元。錢塘人。宣和初。於秀州多寶寺。為蔡攸置局應奉。性嗜鱉。一卒善庖。將烹時。先以刀斷頸瀝血。雲味全而美。後患瘰癧。首大不可舉。行必引首。既久蔓延不已。膚肉腐爛。首墜而死。宛若受刃之狀。景元自是不敢食鱉。
。。。
 ;。。。 ; ;
夷堅甲志卷二 玉津三道士
大觀中。宿州士人錢君。兄弟游上庠。方春月待試。因休暇出遊玉津園。遇道士三輩來揖談。眉宇修聳。語論清婉可聽。頃之辭去。曰。某有少名醞。欲飲二公。日雲莫矣。明日正午。復會於茲。尚可款。稍緩恐相失。錢許諾。獨小道士笑曰。公若愆期。可掘地覓我。皆以為戲。大笑而別。翌日。錢以他故滯留。至晚方抵所會處。則餚核狼藉。不復見人。悵然久之。弟曰。得非仙乎。試假畚鍤鑿地。才尺許。得石函。啟之。乃三道士象。冠巾儼然。如昨所見者。外有方書言鍛水銀為白金事。弟曰。兄取其書。弟願得道象。歸奉香火。兄欣然許之。既試。弟中選。兄復歸宿。驗其方。無一不酬。不數年。買田數萬畝。為富人居。一日坐廡下。外報三道士來謁。既見。一人起致詞曰。昔年玉津之會。君憶之否。君得吾仙方。不以賑恤貧乏。而貪冒無厭。祿過其分。天命折君算。今日即自改。尚延三歲。如其不然。旦暮死矣。吾以洩天機謫為人。當來主之矣。既去。錢君始大悔。即焚方毀灶。闔質戶不復啟。明日。小道士復至。未及坐。聞侍妾免乳。亟入視之。生一男。出陪客無所見。問諸僕隸皆莫知。錢不三年而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