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第3/4 頁)
計。郭崇韜道:“大王可與吳國聯絡,共同攻擊後梁,吳國在梁國後方,如此可以讓梁帝首尾難顧。我們於吳國前後夾擊,梁朝江山共同分之。吳王垂涎梁朝江山,必然答應。如此我們可以節省兵力,應付契丹人和李昇。”
李存勖派遣使者出使吳國,商量兩國共同攻打後梁。吳王見信大喜過望,他早想趁機奪取梁朝江山,自然不再怠慢。十一月,吳國任命行軍副使徐知訓為淮北行營都招討使,以及朱瑾等率兵開赴宋、亳和晉軍配合。過了淮河以後,將討伐後梁的檄文張貼到各州縣,進兵包圍了潁州。
梁帝朱友貞此時寢食不安,食不知味,睡不安枕,他並未意識到自己寵信寵信小人,致使朝政腐敗。而是認為梁朝驕兵悍將,違背旨意,各自為政才導致今日地局面。
朱友貞聽聞吳國也進犯梁朝,哀聲嘆氣,李存勖的兵馬駐紮在衛州,與東都近在咫尺。隨時可以揮師而來,而自己身邊又沒有可以信得過的將領,怎不讓他長吁短嘆。
張漢鼎進言道:“陛下,如今戰亂頻仍,河北之地失之大半,吳國又趁機來犯。非常之時必行那非常之事,盧龍節度使,護國公李昇,屢受國恩,此人勇武過人,計謀非常。陛下可命其和晉王李存勖交戰,奪回衛州等地。一則,可以不必動用陛下的將士和兵力,這些將士和兵力可以去阻擋吳國進犯。二則,可以消耗李昇的兵力,以免他將來勢力太大,重蹈楊師厚之覆轍。三則,以狼驅虎,讓李昇和李存勖互相殘殺,陛下坐收漁翁之利!”
張漢傑道:“臣兄之言極是,李存勖野心勃勃,意欲奪取陛下江山,李昇鷹視狼顧之輩,桀驁不馴,為今之計唯有行此非常之計,可收奇功,望陛下聖裁!”
朱友貞聽聞此言面色頗有喜色,隨即又憂心忡忡道:“李昇狡詐多端,只恐不肯受命,如之奈何?”
梁帝朱友貞知道自己的命令,在李昇那裡未必好使,此人一向膽大包天,否則當初就不會在自己剛剛坐上龍椅的時候,就大鬧京都。
張漢鼎道:“陛下可善言慰之,賜予豐厚賞賜和官爵,只要此刻李昇可以和李存勖互相交兵,為陛下效命,一些賞賜和官爵,陛下有何吝惜。一旦局勢穩定,陛下再慢慢圖之不晚。”
張漢傑幫腔道:“不錯,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陛下宜早做決斷,李存勖與東都,之間沒有阻隔,隨時可以進兵來犯,東都如果有失,梁朝不復存在矣。”
朱友貞如何不知道這個道理,萬分無奈道:“那劉鄩現在如何了?”
“啟稟陛下,劉鄩已經奉命去了黎陽,河北之地,也唯有黎陽還在我軍之手了。”
朱友貞深深嘆息不已,河北之地,只有一個劉鄩在,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
楚王馬殷,聽說晉王攻下河北一帶,便派出使者要求互通友好,晉王也派使者回報楚王,以為友邦。
隨後,慶州見朝政腐敗,又背叛後梁歸屬於岐,岐將李繼陟率兵佔據了這個地方。後梁帝下詔任命左龍虎統軍賀瑾,為西面行營馬步都指揮使,讓他率兵討伐慶州,打敗岐兵,並攻下寧、衍二州。
梁帝朱友貞下詔給李昇,言辭懇切,詔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盧龍節度使,護國公李昇,多謀善斷,忠勇可嘉。揮師勤王,收復失地,加封太子少保,安北大元帥,撥原康王朱友敬府邸為護國公府邸。賜錦緞百匹,金千兩,妻子封一品誥命夫人。卿憂心國事,朕依為柱石,今河北之地大失,吳國進犯,逆賊屢起,國將不國。卿當以國事為重,速進兵衛州,務必驅除晉王,以保東都之安。朕憂心如焚,以國相托,卿屢受國恩,必當為君分憂,朕心甚慰,異日功臣閣上,卿當居首位也!”
李昇見旨意,心中暗笑,花見羞還真是有先見之明,所謂病急亂投醫,朱友貞現在想讓自己給他賣命,哪裡有這樣便宜的事情。
梁朝已經是秋後地螞蚱,春天的冰雪,自己怎麼可能還往這輛破敗不堪的戰車上跳。以朱友貞的昏庸愚昧,現在就是神仙也救不了他了。李昇當然不可能去服從朱友貞的命令,傻兮兮的做炮灰,和李存勖去對敵。他早已經和敬翔、王郜等人商議定,要讓朱友貞大大地破費一次。
第269章 一封書信安幽燕
李昇神色沉重的道:“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某屢受國恩,夙夜憂思如何報之,因此某不遠千里,率兵勤王。博州和澶州兩次戰鬥,我將士損失頗重,如今晉王李存勖因為我勤王討伐於他,兵犯我幽雲十六州。我因為憂心魏博,盡出幽雲十六州精兵良將,來勤王以報國恩。幽雲十六州只有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